【导读】你是否对她有一见钟情呢?一见钟情的两个人只是被对方的外表或气质所吸引,彼此并不存在真正的爱情,这样的感情极易因缺乏深入了解而给日后交往或婚姻关系带来一种不确定感。一见钟情的两个人如果在日后交往中发现彼此缺点,也会替对方找到“合理”的解释,或者通过放大对方的优点来忽略其缺点,从而交往关系更稳定。
很多老人在对下一代的择偶问题上,都会说这么一句:要擦亮眼睛,多了解了解。包括在相亲市场上,很多人在初次见面时也要抓住一切机会打探对方虚实,只是,当所有的好奇都被满足之后,两个人就一定能走到最后吗?
小陈毕业两年,碍于父母的压力,和一个“知根知底”的女孩子谈起了恋爱。父母的观点是:两家彼此交好,又有多年交情,人品信得过,踏实,感情肯定能长久。小陈遵从父母的意见,也寄希望于“日久生情”。其间,小陈也尝试过送花、接送女方上下班等恋人之间的“桥段”,但似乎这段感情始终像煲汤一样不温不火地进行着,直到父母提出结婚时,小陈考虑再三,终于忍不住了,“我从一开始就对她没感觉,爸妈你们说什么我都答应,就是在结婚这件事上我要找个自己爱的!”最后,三年恋爱以分手收场。
你是否对她(他》一见钟情呢?
可以说,在最后一刻,小陈还是理智的,不然这种没有心动过的遗憾感觉长久压抑下来,势必会成为婚后出轨的导火索。现在很多剩男剩女追求“合眼缘”的异性,暂且不分析是否与过于强调自我意识有关,但从婚姻保险系数上来看,男女双方首先应该是互相吸引、互生好感,具备“一见钟情”的潜质。而在择偶问题上,追求纯物质的家庭或个人,不过是用其他问题来掩盖情感关系中最基本的人性需求而已,掩盖不是解决,问题依然还在。当然,这也是为什么众多相亲会上,父母代替子女相亲成功率不高的原因之一了。
一见钟情之所以不被看好,往往是人们曲解了一见钟情的真正含义。弗洛伊德曾经说过,当你做小的决定时,应当依靠大脑分析利弊,做出正确决定。如寻求终身伴侣,应依靠潜意识,以内心深处的最大需要为依据。这种内心需要绝不是冲动行为,更不是盲目的行为,是理智的、忠于自我内心感觉的表现。假如说冲动是由经不起考验的欲望驱使,那么一见钟情应该是发自内心最真实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