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知道,人感染了细菌会得病,机体受了创作会发病,饮食不注意卫生会发病,却往往忽视了另一种非常常见,却又不足以引起人们注意的致病因素,这就是不正常的情志变化,它可能导致很多疾病发生,胃病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情志不畅与胃病的关系如何呢?
古今中外很多学者曾做过大量的实验和统计资料分析,结果都说明了情志不畅是导致胃病发生的重要原因。如有人做过一个实验,把猴子吊起来,并不时给以电刺激,造成猴子一直处于焦虑不安的情绪中,不久猴子便得了胃溃疡。又有人采用纤维胃镜、X线、脑电图及生化的过度兴奋或抑制、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密切相关。在平时,我们经常发现这样一种情况,由于情志不畅,如忧思、恼怒,往往会明显影响食欲而出现不思饮食,这在中医学中称为“思虑伤脾”和“肝脾不调”。
从生理上说,肝主疏泄,脾胃主运化腐熟,肝之疏泄功能正常,有助于脾胃之消化吸收。若因情志不畅,肝之疏泄功能失调,则脾胃运化功能障碍,从而导致脾胃疾病的发生,常表现为胃痛、恶心呕吐、痞满、泛酸等等,称为“肝脾不调”和“肝气犯胃”。近代不少学者通过临床研究,认为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癌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频繁的七情刺激所致,特别是忧思恼怒,引起肝胃不和,气滞血瘀,气血失调。因此,在胃病的预防上要重视精神与饮食的调摄。一旦患病更应注意乐观、开朗,在治疗上采用疏肝和胃之法,通过恢复肝之疏泄功能,调畅情志,达到治愈胃病的目的。
由于春天的特殊状态,容易引起人的情绪不安,特别是许多精神疾病的高发期。我们要注意调节心志,做好预防保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