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健康养生导读:近日关于暴雪蓝色预警发布的新闻引起大众关注,人们都问:准备好秋裤了吗?在暴雪蓝色预警发布的情况下,冬季御寒小常识要知道!来看看一些冬季御寒小常识吧。
暴雪蓝色预警发布
中央气象台11月21日18时继续发布暴雪蓝色预警:预计,21日20时至22日20时,山西南部、陕西中部、河南西部和中部、山东西南部及南疆西部山区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雪,局地有暴雪(10~15毫米),上述地区新增积雪深度3~6厘米,局地可达8厘米以上。
中央气象台11月21日06时发布寒潮橙色预警:预计,受寒潮影响,21日至24日,我国中东部大部地区将自北向南先后出现大范围大风降温天气,平均气温将普遍下降6~10℃,其中,华北东南部、黄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江汉、江南大部、华南北部以及四川东部、重庆东部、贵州中东部等地气温将下降12~14℃,河南南部、安徽西部、湖北中部和北部、湖南中西部、广西东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降温可达16℃以上。上述地区伴有4~6级偏北风,东部和南部海区风力有7~9级。
11月24日凌晨,华北平原北部最低气温将达到-10℃左右,最低温度0℃线将位于江南北部,江南南部和华南北部最低气温将达到4~8℃。
预计,21日08时至23日08时,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华北大部、黄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江南北部和西部、江汉以及四川东部、重庆东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将出现8~10℃降温,其中,黄淮中西部、江淮中西部、西北地区东南部、江汉东部和北部以及河北东南部、湖南北部等地局地降温超过12℃。上述地区伴有4~6级偏北风。23日凌晨,最低温度0℃线将位于江汉南部至江淮北部一带,华北平原最低气温将达到-6~-12℃。
寒潮以及暴雪预警的发布,意味着我们将迎接到一场寒冷的天气,那么我们如何御寒呢?要注意了,日常一些常用御寒方法要不得!
这些常用御寒方法要不得
1、喝酒能御寒?酒后会更冷
网友:天冷时,我喜欢跟朋友一起喝点酒,身体会很快暖和起来。
医生:有一定道理,但一定不能过量。喝酒后,人的身体的确会觉得暖暖的。这是因为人在喝酒后,会使得心跳加快,血流循环加速,肌体的代谢加快,外周小动脉迅速扩张,从而加速了热量的散发,将体内的热量快速运送到皮肤表面。人就会有一种全身热乎乎的感觉,但这种温暖是暂时的。因为喝酒时产生的温暖感觉并非是酒产生了热量。相反,体内的热量被快速带到身体表面后,会更快地通过皮肤表面散发出去,其实是消耗了体内更多的热量。当体内热量产生速度不及散失的速度后,人就会感觉冷起来。市民若酗酒,不仅起不到御寒的作用,反而会出现酒后更冷的现象。
建议:少量饮酒可以,切记贪杯,喝完酒不要吹风。
2、吃火锅保暖?因人而异
网友:最近几天晚上,天气有点冷,我喜欢和闺蜜一起吃火锅,经常吃得满头大汗,全身感觉特别暖和。
医生:吃火锅之所以会觉得暖和,主要是因为火锅里含有大量辣椒。而辣椒的主要成分是辣椒素,能促进血液循环,可去除身上的寒气,起到一定御寒的效果,但辛辣食物对胃肠伤害很大。
建议:应根据不同的体质来选择海鲜、羊肉、菌类、麻辣等各种锅底。如阳盛、体质强壮人,不宜吃火锅。那些四肢怕冷、畏寒的阳虚者比较适宜吃火锅。相反,气阴两虚者,应少吃或不吃火锅。
3、暖宝宝取暖?小心低温烫伤
网友:我经常伏案工作,最近脖子特别疼,每天上班前就在脖子疼痛处贴一张暖宝宝取暖,效果还不错。
医生:不能长时间贴着,小心低温烫伤。眼下许多取暖贴由于含有铁粉、活性炭、吸水性树脂等原料,在揭开包装遇到空气后就开始发热,能保持51℃~60℃约12小时。因此天冷时,很多人喜欢把取暖贴贴在腹部、颈部、腿部,甚至有的人还喜欢贴在贴身的衣服中,殊不知这样做会有低温烫伤的危险。而低温烫伤的危险是皮肤会出现过敏、瘙痒、红肿、水泡、脱皮的现象。如处理不及时,还可能发生溃烂。
建议:取暖贴不可长时间贴在身上,最好3~4小时就更换一次,此外,皮肤热敏感度低的人群,如老人、糖尿病患者、儿童、孕妇都不宜使用。
4、电热毯取暖?小心皮肤干
网友:我特别怕冷,最近几天冷得我已经通宵开着电热毯睡觉了。
医生:这种取暖方式不可取。因为长时间开着电热毯加温,会使皮肤水分的蒸发增加,导致皮肤更加干燥,容易发生瘙痒甚至过敏等皮肤问题。而且通宵使用电热毯,也有低温烫伤的危险。“特别是血液循环不好、感觉迟钝的老年人,身体直接接触电热毯的部位出现皮肤问题的危险更大。”
建议:若一定要用电热毯,记住不要开通宵,可在睡前加热使被窝暖和后,就关掉电源;过敏体质者最好在电热毯上垫一层纯棉被褥,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使用电热毯保暖,应注意多补充水分,并涂抹保湿润肤霜。而老人和小孩、出汗较多人群,最好不要用电热毯。
保暖小妙招帮你御寒
1、暖气温度别太高。空调、暖气温度过高,室内外温差过大,出门时小血管容易突然收缩,让人感觉更寒冷。因此,室内温度最好设为18℃~20℃。
2、少摄入咖啡因。咖啡因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使血管在寒冷的情况下也不易自然收缩,导致身体热量损耗,让人感觉更冷。姜茶等脱咖啡因热饮保暖效果更好,更适合冬天。
3、手别放进口袋里。冬季走路不要将双手插进口袋里,而应该戴上手套,甩动双臂,这样可活动臂膀肌肉,改善双臂及双手血流,使得身体生热,更利保暖。
4、多喝豆奶。与摄入碳水化合物或脂肪相比,摄入蛋白质可显着升高体温。建议早餐喝杯豆奶,同时可适当吃些坚果和酸奶。
5、帽子要盖上耳朵。头部散热占身体散热的30%。最好选择可覆盖耳朵的帽子,因为耳朵虽薄,但表面积大,更易散热。
6、起床前活动脚趾。起床前脚趾上下活动20次,然后用脚画圆圈活动脚踝,正反方向各10次,再将大腿收紧放松10次。这样可让身体活动开,下床不会感觉太冷。
7、使用保湿霜。湿疹或皮炎患者在冷天更要注意保湿。因为皮炎部位炎症会加速表皮血流量,导致身体热量丧失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