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端午节的习俗
1、端午节的习俗
吃粽子。全国人民都有一个共同的习俗,就是要在端午节吃粽子,这个习俗也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古代粽子又叫角黍、筒粽。
角黍是因粽子的形状有棱有角,内包有糯米而得名;筒粽是因最初的粽子用竹筒贮米烧煮而成。煮鸡蛋。在胶东地区,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有一样不可。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
2、端午节的简介
端午从字面上还有“端五”、“重五”、“重午”等名称。“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风土记》里说:“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个五日,头一个五日就是“端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
3、端午节的文化影响
中国大陆南方地区端午节习俗保存较完善,也较北方地区气氛浓厚,各地纷纷举办各种规模的赛龙舟活动,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虽然不一定代表端午节本身的纪念屈原的意义,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不知道它代表的含义。但这种习俗一直保留着。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在中国大陆地区也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
端午节前后的养生
1、端午节前后的养生之道。芒种时节,雨量增多,气温升高,天气异常湿热。我国端午节多在此节令之中,民间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说法。此话告诉人们,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收起,以免受寒。在我国长江以南有谚语:“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短短几句话反应了夏天人们的通病——懒散。其原因是夏季气温升高,空气的湿度增加,汗液无法通畅地发散出来。所以,暑令湿胜必多兼外感,使人感到四肢困倦,萎靡不振。
2、芒种的养生重点:在精神上应保持轻松、愉快的状态,使机体得以宣畅;起居方面,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直射,注意防暑),以顺应阳气的充盛,利于气血的运行,振奋精神。夏日昼长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复疲劳。芒种过后,午时天热,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换。为避免中暑,芒种后要常洗澡,这样可使皮肤疏松,“阳热”易于发泄。
端午养生的注意事项
1、吃粽子搭配醋、茶、豆浆和乌梅汤。端午佳节粽飘香,总是让人垂涎三尺食指大动,但对于患有慢性病或是爱美想减重的民众而言,可得小心粽子惊人的热量!营养师表示,粽子的热量大多偏高,以一颗裹蒸粽为例,热量就约有1000大卡,成年女性吃了半个裹蒸粽就相当于摄取了一天1/3的热量,加上内馅多为胆固醇较高的食材,对于部分慢性病患者更应该酌量摄取。
2、夜卧早起、穿衣简单凉爽。端午节前后如何才能养阳呢?《黄帝内经》告诉我们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夜卧早起”与春天的养生原则是一样的,但是相对于春天来说,此时日照时间更长,白昼时间更长,所以睡觉应更晚一些,早上起得更早一些。当然也不能太晚,如果超过11点还不睡,那就不好了。最好是在十点半以前就寝。如果感到困的话,中午可以补个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