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疑问:会遗传吗?这也是难怪,在我们周围可以见到这样的情况,在某个人的几代亲戚中,有不少人都被夺去了生命。那么,癌症到底会不会遗传?其实,早在300多年前就有人认为具有遗传倾向,本世纪以来,随着科学的飞速发展,这种认识已经有了越来越多科学依据。
虽然多数肿瘤的发生与环境因素有关,但在相同环境下生活的人中,有人罹患癌症,有人却安然无恙,而且,有些肿瘤在某些家族中相传有一定规律性。这些现象如果单用环境因素的作用去解答,是难以说明的。多年来,在肿瘤病因学的研究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资料,说明遗传因素在肿瘤的发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的发生和形成,实质上联合了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
这里有几个很好的例子,大家都知道,肺癌与吸烟有明确的关系,有人作过之样的比较:选择两组人,第一组人为肺癌病人的家属,第二组人的亲戚中没有人患肺癌,两组人不吸烟,比较两组中因患肺癌而死亡的人数。结果发现,在第一组中,因患肺癌而死亡的人是第二组的4倍。这充分说明,即使有明确的环境因素,遗传因素对癌症的发生也在起作用。另外又有资料说明,亲戚中有人患乳腺癌的比亲戚中没人患乳腺癌比例高。
据调查,癌症患者的近亲发生相同癌症的可能性比亲戚中无人患癌的人大3倍。獐的视网膜母细胞瘤也是具有遗传因素影响的引人注目的例证。约40%的视网膜母细胞瘤具有遗似性,如果父母中有任何一方患难与共有此病,子女发病的机会为1/2。此外,视网膜母细胞瘤基因的携带者发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危险将增加1万倍。家族性结肠息肉病菌也是一种遗传病,虽然它不是癌症,但在出生时如已遗传有这种疾病的突变基因,到50岁时将大部分发生结肠癌。
在世界范围内,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种族中,某些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着明显的差别。例如,日本人的胃癌死亡率比美国人高7倍,美国人的肺癌残废率又比日本人高2倍多,而苏格兰人又比美国人高2倍,对上述情况,一般认为地理上的差异代表了环境因素的影响,但种族的差异也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种族的差异,实质上就饮食了遗传因素。美国黑人前列腺癌的残废率高于美国人2倍多,这也是种族遗传差异的又一例证。据国内资料报道,广东人移居上海10年以后,鼻咽癌的发生率仍高于上海本地居民2﹒64倍。食管癌高发区的河南省林县居民,移居山西省黎城后80—100年,移民的食管癌死亡率仍高于当居民5﹒7—8﹒6倍。
根据以上的例子可以得出结论:肿瘤是具有遗传性的,但在确认肿瘤的遗传因素时,不可将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完全对立起来。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当于肿瘤发生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肿瘤的发生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要认识到,在不同的肿瘤中,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些肿瘤在遗传的影响下注定会发生,而绝大多数则须在遗传和环境共同影响下才会发生,有时以环境为主,有时以遗传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