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鲤鱼赤豆汤:鲤鱼500g(去鳞及内脏),赤小豆30g,调时不用盐,可加少量醋、糖、生姜焖煮1小时起锅,煎时放入少量黄酒,以除腥气。此方用于肝硬化腹水的虚症,有利尿消肿之效。
2.鳖鱼1只,黄泥封固,焙黄去泥,研细末,每次5g,红糖调服,一日3次。治疗脾脏肿大。
六.善后调治(—)饮食治疗1.松花蛋10个,蚌肉150g,蚌肉煮熟,松花蛋捣烂,二者拌匀,每曰1次,分10次服完。治疗肝硬化.肝脾肿大。
泽兰、路路通、麦门冬各10g,楮实子、生地黄、连翘各15g,金银花、紫花地丁、黑料豆各30g。黄胆者加赤芍、茵陈各30g;齿龈出血者,加白茅根30g;阴虚潮热者,去连翘、金银花、紫花地丁,加地骨皮、青蒿、知母、银柴胡各10g。
2.肝肾阴虚,热毒蕴结。治宜养阴活血,清热解毒。方用:
金银花、草河车各30g,连翘、赤芍各20g,大黄15g(后下),柴胡、黄芩、木香、牡丹皮、枳壳各10g,黄连3g。高热不退者,加生石膏、知母或紫雪丹;腹胀甚者,加沉香末1.5g(冲服)。
1.热邪内结,腑气不通。治宜消热解毒,行气通腑。方用大柴胡汤加减:
(4)原发性腹膜炎表现为发热,腹痛,白细胞增高,腹部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等。一般均表现不显着,仅感腹胀加重,尿量减少;少数可见黄疸,昏迷,甚至呕血,便血等。
(3)脾功能亢进:参照脾功能亢进治疗。
(2)肝性脑病:参照肝性脑病治疗。
五、并发症治疗(1)上消化道出血:参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6)甘遂适量研末,连头葱白5根(如无甘遂可用商陆,如病人畏寒怕冷,可加少量肉桂粉)共捣烂。方法:脐部先用醋涂擦,以防止感染和刺激皮肤,然后将药适量敷肚脐上,再用纱布覆盖,固定即可。一般2-4小时之内,即能自动排尿或排稀水便。本法治疗肝硬化腹水无明显副作用。
(3)大蒜头、车前草各15g,捣烂,贴脐上,一日一换,治疗肝硬化腹水。 ,(4)红商陆根捣烂,贴脐上,以胶布固定,治疗肝硬化化腹水。 .;(5)芒硝60g,肉桂6g,和匀敷扎脐部,可暂时缓解顽固性腹胀。
(2)贴痞琥珀膏:大黄、芒硝各30g为末,以大蒜捣膏贴患处,治疗肝脾肿大。
(1)水红花膏:用水红花或子,每一次以水3碗,用桑柴文武火熬成膏,用厚布摊膏贴患处,治疗肝脾肿大。
4.药物外治法配合内服药使用,有一定效果。
(2)气滞血瘀突出者呼吸行步功,每次30-60分钟,每天4-5次,配合行气化瘀导引功,加腹式呼吸,每次30分钟,每天4次。根据病情需要,还可配合太极三十穴式动气功,每天2次。
(1)肝郁气滞突出者①放松功:三线放松功或分段放松或整体放松都可以,坐式或仰卧式,自然呼吸,每次1遍,约30分钟,每天3次。 ;②保健功:每日加强摩腹100-300次,每日3次③呼吸法行步功:每次30-60分钟,每日3次,④吐纳导引坐功:根据病情需要,吐纳时可配合应用六字决中“嘘”字吐音法。
3.气功治疗主要用于积聚型,有辅助治疗作用。
2.水针疗法参考上述穴位,腹胀者,选用654-2,每次10~20mg,每穴平均注入,或50%丹参注射液,每穴位1~2ml;鼻衄,齿龈出血者,用维生素K1,每穴1-2mg;腹水者,选速尿,每穴注5mg。每日或隔日1次,2-3日为1疗程,间隔1周再进行下一疗程。
每日针刺一次,每次选3-4个穴位,留针30叫钟,平补干泻法。针后根据病情可考虑在同穴位上:局部以温为度,每2-3周为1疗程,每疗程间隔1~2周。
(4)鼻衄、齿龈出血:胃热炽盛者,选内庭、上府。阴虚内热者,选太溪、太冲、通天、申脉。另外,还可以选加迎香、合谷、尺泽、少商、三阴交、血愁等穴。
(3)肝区胀痛:选肝俞、支沟、足三里、阳陵泉。耳针取肝穴。手针取肝穴及偏头点(3号穴)。
(2)腹水:选脾俞、阴陵泉、水分、水道、肾俞、复溜、中脘、天枢;足三里。
四、其他治疗1.针刺疗法本法的主要作用是疏肝理气、健脾利水,对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肝脏功能,有一定的作用,可配合药物治疗使用。 ·(1)单腹胀:选肝俞、章门、脾俞、气海、大肠俞。
制附片、党参、焦白术、椒目各l0g,干姜5g,陈葫芦30g。如病久脏器真阳真阴衰败已甚者,加紫河车、鹿茸等血肉有情之品,填养精髓。
(2)脾肾阳虚证:腹大胀满如蛙腹,朝宽暮急,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神疲乏力,下肢浮肿,小便清白,大便稀溏,舌苔白滑,舌质淡白,边有齿印,脉沉细。治宜温补脾肾,化气利水。方用附子理中汤加减:
④便溏者,加白术l0g,山药20g。
③出血倾向者,加二至丸15g,仙鹤草30g。
②溺少者,加白茅根30g,抄参30g。
①腹胀者,加玫瑰花l0g,佛手l0g。
[加减法]
泽兰、路路通各log,黑料豆、海藻各30g,楮实子15g,龟板、鳖甲各20g。
2.虚胀(1)肝肾阴虚证:腹胀如鼓,甚则青筋暴露,形体消瘦,头面颈部可见血缕红痣,时而鼻衄,或低热,心烦掌心热,大便干结或溏泄,小便少而赤,舌质红绛少津、光剥无苔,脉细数。治宜养阴利水。方用:
丹参、生牡蛎(先煎)各30g,生白术、桃仁、红花、青皮、郁金各log,炮山甲、当归各15g。
(3)肝脾血瘀证:腹大坚满,按之不陷而硬,腹壁青筋显露,胁腹攻痛,面色晦暗灰黑,小便短赤,舌质紫暗或瘀瘫,脉细涩或芤。治宜活血化瘀,行气利水。方用化瘀汤加减:
④气虚明显者,重用生黄芪30-45g,焦白术l0g。
③腹胀以气为主者,加杏仁l0g,莱菔子15g,沉香末3g(冲服)。
②黄疽明显者,重用赤芍60-120g。
①大便秘结者,加商陆3g,大黄l0g,牵牛予l0g。诸药峻猛只可暂用。
[加减法]
金钱草、茵陈、陈葫芦、车前子各30g,厚朴l0g,苍术、白豆蔻(后下)各5g,茯苓15g。
(2)湿热蕴结证:腹部臌胀,腹皮绷急、撑胀拒按,下肢浮肿,面色黄垢,肌肤目睛黄染,小便赤涩,大便秘结或溏垢,舌苔黄腻,舌尖边红,脉弦滑。治宜清热化浊,利湿消胀。方用茵陈四苓汤或甘露消毒丹加减:
②腹胀甚,加广木香l0g,砂仁5g(后下)。
①泛吐清水者,加法半夏log,干姜5g。
[加减法]
柴胡、川芎、香附、厚朴、枳壳、陈皮各10g,苍术5g,赤芍15g,牵牛子、车前子各30g。
(二)臌胀型1.实胀(1)气滞湿阻证:表现为腹大胀满,胀而不坚,食欲不振,食后胀甚,嗳气,有屎臭,大便不爽,小便短少,舌苔白腻,脉弦。治宜疏肝理气,除湿消满。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碱:
(3)齿衄者,用地骨皮每日50g,泡水含漱。
(2)鼻衄者,用黑山栀适量,搐鼻。
(1)阴虚内热甚者,加地骨皮、白薇各10g。
[加减法]
沙参、麦门冬、枸杞子、橘叶、郁金各10g,生地黄、生何首乌、白芍各15g,丹参20g,生牡蛎、制鳖甲各30g。
3.肝肾阴虚证:表现面色晦暗或黧黑,形体枯槁,胁肋隐痛,口干咽燥,心烦,甚则手足心发热,掌红,伴有纳呆腹胀,腹壁青筋显露,体乏懒言,举动困难,大便或秘或溏。舌质红或绛,苔少或无苔,脉弦细或细数无力。治宜养阴柔肝,软坚散结。方用一贯煎加减:
(5)发热属一时性菌血症所致者,加红藤、败酱草各30g。
(4)发热属类固醇性者,加柴胡、白薇、地骨皮各10g。
(3)出血倾向者,加大蓟、小蓟、仙鹤草各30g,三七粉3g(冲服)。
(2)兼脾功能亢进者,加阿胶10g(烊化),熟地黄15g,大枣10枚。
(1)黄疸明显者,重用赤芍60-120g,连翘15g。
[减法]
香附、枳壳、牡丹皮、五灵脂、当归、川芎、桃仁泥、延胡索、红花各10g,赤芍30g,乌药5g。
2.气滞血瘀证:见于肝硬化肝功能减退者。主要表现为消瘦,乏力,贫血,皮肤粗糙。有明显消化道症状,如食欲不振,嗳气,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可有腹痛。约半数病人有轻度或中度黄疸。内分泌紊乱,表现为男性女性化和性功能减退、蜘蛛痣、肝掌等;或见发热、鼻衄、齿龈出血;或肝脏早期肿大,晚期缩小且质硬,表面不平。肝功能损害明显,白球蛋白倒置,γ球蛋白明显升高,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均升高,一般以ALT升高较显着,当肝细胞严重坏死时,则AST高于ALT。γ谷酰转肽(γ-GT)常可升高。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沉弦。治宜疏肝理气、活血化瘀。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2)神疲气短者,加生黄芪30g。
(1)若舌苔厚腻者,加苍术、藿香梗各10g。
[加减法]
广木香、党参、焦白术、法半夏、桃仁、鸡内金、陈皮各10g,鳖甲、茯苓各15g,砂仁、甘草各3g。
(一)积聚型1.肝郁脾虚证:肝硬化功能代偿期(早期肝硬化)临床症状不明显,或仅有乏力,食欲不振,胸腹闷胀,两胁胀痛,恶心腹泻。体检可有肝和/或脾大。肝功能检测正常或轻度异常,脉弦无力,舌淡苔白。治宜疏肝健脾,活血软坚。方用香附六君子汤加减:
三、分证论治本病治疗功能代偿期,可参照积聚型辨证,功能失代偿有腹水者,则按臌胀型辨治。
近期有消化道出血或出血倾向者禁用以上方法。
2.腹水量大形体偏虚者禹功散:黑白丑8份,小茴香1份。每日服9g,分早晚两次。
(2)腹水丸:甘遂。1份,黑白丑、大黄、槟榔、牙皂、莱菔子、陈皮各3份。每日内服9—15g,早晚各1次。
{二}腹水1.腹水量大形体尚实者(1)甘遂散:煨甘遂研细粉,每次1.5g,每日1次,清晨空腹。有虚病物不宜使用!
二、对症治疗(一)顽固性腹胀莱菔子粉、沉香粉各1.5g和匀,一日分2-3次吞服,或用巴豆壳粉纳入卷烟中吸人,可暂时缓解。
(二)注意营养,以高热量、高蛋白质、维生素丰富而易消比的饮食为宜。忌酒,避免进食粗糙、坚硬或刺激性食物,食欲显着不振,一般情况较差,可静脉滴注能量合剂。有腹水者,应予低钠盐或无盐饮食。
—、一般肝硬化治疗(一)功能代偿期患者,一般不强调卧床休息,可参加轻便工作和适当锻炼,但要注意劳逸结合,适可而止;失代尝期或有并发症者,应以卧床休息为主。
中医对肝硬化治疗主要按积聚型与臌胀型进行辨证论。积聚主要以理气活血祛瘀为主,辅以扶正软坚治疗。膨胀须辨其虚实标本的主次。实证根据气、血、水的偏盛用理气、化瘀、行水等法;虚证以扶正为主,随证驱邪。总以消除腹水,改善症状,恢复肝脏功能,改善肝脏纤维化为目标。对顽固性腹水,可考虑配合西药治疗。
[治疗]
本病肝功能代偿期属于中医积聚范围,失代偿期属于臌胀等病范围。形成的原因,与肝、脾、肾病理有着密切的关系。肝藏血主疏泄,脾统血主健运。血之运行上下,有赖脾气之升降;脾之生化气血,依靠于疏泄。肾为先天之本,藏真阴而寓元阳,脾健运,肝疏泄,均有赖于肾气之鼓动和肾阳之温煦。若脏腑功能失调,轻则肝气郁结,脉络瘀阻;或肝木克脾,脾失健运;或肝病及肾,引起肝肾阴虚。病久肾之阴阳两虚,导致气滞、血瘀、水停等病理变化。其传变关系是由肝传脾,由脾及肾,最后入心。故初病先有肝或脾肿大,继而出现消化道症状小便不利,腹水,最后死于阴竭、阳亡、神散。总的病机是肝脾两伤,肾阴阳受损,最后形成气、血、水互相搏结的病机特点。
中医对肝硬化治疗几种肝硬化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系由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引起肝细胞弥漫性实质性病变。包括肝细胞变性、坏死、再生、肝结节与纤维组织增生导致肝小叶结构改建,假小叶及结节形成,使肝脏逐渐变形、变硬而形成肝硬化。引起肝硬化的原因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酒精中毒、化学毒物或药物,胆汁瘀积、循环障碍、营养不良及原因不明等。临床表现为分肝功能代偿和失代偿期。代偿期可无明显症状,或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腹胀、恶心、便溏等慢性肝病的症状。代偿期则以肝功能损伤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除上述症状加重外,可有出血倾向、低烧、黄疸、皮肤瘙痒、贫血、腹水、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脏肿大变硬、下肢水肿,男性乳房发育,食道下段及胃底静脉曲张。实验室检查代偿期血清转氨酶(ALT、AST)轻度增高,白蛋白轻度下降。失代偿期上述肝功能明显异常外,凝血酶元时间延长,白球蛋白倒置。常见并发症有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继发感染及原发性肝癌。西医治疗主要一般支持及保肝治疗、利尿及针对并发症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