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肝硬化是临床常见的慢性进行性肝病,也是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作用而形成的弥漫性肝损害。在我国,大多数为肝炎后肝硬化,少部分为酒精性肝硬化,具有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的特点。一般人很难在早期发现肝硬化,往往因为其他不适(如恶心、腹胀等)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已经是肝硬化了。
肝功能异常,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的中间代谢障碍,致能量产生不足。肝脏损害或胆汁排泄不畅时,血中胆碱脂酶减少,影响神经、肌肉的正常生理功能。肝硬化时乳酸转变为肝糖原过程发生障碍,肌肉活动后乳酸蓄积过多,引起乏力。肝硬化时维生素E吸收障碍,引起营养性肌萎缩和肌无力。
肝硬化喜“潜伏” 经常体检很重要
由于肝硬化具有起病隐匿、病程发展缓慢的特点,一般人很难在早期就发现,往往因为其他不适(如恶心、腹胀等)到医院检查时,发现已经是肝硬化了。
肝硬化潜伏期一般3~5年,长者达10年以上,少数因短期大片肝坏死,3~6个月便发展成肝硬化。
肝硬化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时期:代偿期和失代偿期。“代偿期,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乏力,食欲减退,可伴有腹胀不适、恶心、上腹隐痛、轻微腹泻等。上述症状多呈间歇性,经休息或治疗可以缓解。患者营养状态一般,肝轻度大,质地结实或偏硬,无或有轻度压痛,脾轻或中度大,肝功能检查结果正常或轻度异常。失代偿期:症状典型,主要表现为肝功能减退或门静脉高压症两大类临床表现。同时可有全身多系统症状。”卫永智说。
由于肝硬化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除了关注恶心、腹胀等身体异常外,要养成定期体检的习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以减少和预防肝癌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