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早搏的原因可分为功能性和器质性两类。简单地说,功能性早搏是其他外在因素(精神、疲劳、其他疾病用药)影响而产生的异常搏动,待引发原因一消除,早搏可自行消失;而器质性早搏则是心脏已有病变(如有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这两种不同的早搏发生时间、治疗方法是不同的。
功能性早搏多因精神紧张引起
发现早搏后,先不要恐慌,可通过超声心动图、运动试验心电图和医生的最后诊断确定早搏的性质。健康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吸烟、喝酒、喝咖啡或浓茶、腹胀、消化不良、精神紧张、过度疲劳、月经期前后均可出现早搏。
临床中医生发现,10位心律失常的病人中,有五六位是属功能性问题。“一般来讲,由心脏本身问题引起的器质性心脏病,易在运动、劳累状态下发作。在安静、休息状态下发生的心律失常,多半是睡眠不良、精神紧张等因素造成。”
功能性早搏的病因 由精神紧张引起
由此可以看出,功能性早搏主要的表现在主观感觉方面,常由精神因素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引起,在生理层面并不造成实质性的影响。对于功能性早搏,如果自觉症状不明显,应该着重对生活方式的调整,比如少喝浓茶、咖啡,不要吸烟、饮酒、熬夜,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另外,要保持情绪稳定,摆正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因为情绪高度紧张、心理压力大是引起功能性“早搏”的主要诱因。
早搏患者容易被诊断为心肌炎、心脏缺血,其实如果没有器质性毛病,无需治疗。过于紧张和过度治疗,反而带来心理压力。如果自觉症状明显,早搏情况发生频繁,对工作生活造成影响,让自己情绪不安,可寻求医生的帮助,适当用药以缓解症状。
但专家特别提醒,早搏患者吃药带来的问题,可能比早搏本身的危害还要大。有医生这样的比喻,功能性早搏,是心脏内“不听话的孩子”,我们主张以“教育”为主,尽量避免用强制性的手段(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来制服,以免心脏、肝脏等重要器官因药物的副作用而受到更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