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觉得不适,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对症处理:
转移分散注意力。民间流传的“惊吓法”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有一定作用,但医生不推荐。惊吓对人没有任何好处,尤其是对原本就胆小或者有心脑血管基础疾病的人;
喝热水以缓解膈肌痉挛;
深吸气然后憋气,或者用一个纸袋罩在口上呼吸;手指伸入口中刺激咽喉造成恶心。
中枢性呃逆
颅内病变直接或间接波及脑干,大脑就会异常放电,就像指挥官喝多了胡乱发号施令一样。但通讯线路不管这些,只会把电信号忠实地传递下去让下面执行,于是发生呃逆。
中枢性呃逆大多见于脑部病变,比如脑肿瘤、脑血管病、脑积水、脑膜炎等。如果脑部病变能够引发顽固性呃逆,一般提示病情严重,可能预后不佳。
周围性呃逆
指膈神经、迷走神经、膈肌等受到附近病变的刺激引发的呃逆。膈神经走行较长,食管癌、纵隔肿瘤、胃食管反流病都可以刺激它引发呃逆;
胃癌、胃潴留等则是迷走神经的主要刺激因素;
膈肌把胸腔和腹腔分隔开来,是一块厚实的肌肉膜,心包炎、心肌梗死、肺炎、胸膜炎、肺癌、膈下脓肿、肝癌等紧贴膈肌上下的疾病,都可能刺激膈肌引起呃逆。
如果呃逆持续时间久,很难缓解,或者反复频繁出现,或者伴有其他不适如头晕、头痛、胸痛等症状,就应该考虑病理性呃逆。尤其是对于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动脉斑块等原发病的老年人,更应该及时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呃逆的原因
一般来说,腹部超声、心电图、胸片或胸部CT可以初步囊括大部分引发周围性呃逆的病变,头颅CT或磁共振则可以用于明确或排除颅脑病变。对于病理性呃逆,对症治疗大多无效,主要考虑对因治疗,即对引发呃逆的疾病进行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