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分辨真假,是一个不错的开始
“根据最新一期出版的英国期刊研究......”、“国内 XX 医学界知名学者 OOO 表示:......”这些是经常可以看到的网络健康文章起手式。相信聪明如你,一定马上就可以举一反三,找出很多类似的文章。的确,专家意见以及科学期刊刊载的论文,都是可以被引用,并且可能具有价值的,但是,究竟是哪一位专家?哪一篇论文?我们不是这个领域的专家,不见得能够分辨出文中所写的人名是否真的是该领域的大师,更别说察觉其中有意或无意隐瞒的资讯了。
在学术的领域中,针对证据等级的分类,真要探究起来,可以说上好长的篇幅,内容也可能无趣到让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决定直接关掉浏览器。但我们可以把握两个简单的塬则:
1、拒绝子虚乌有
一则可信的健康知识,无论是专业的论文,或是转述的新闻报导,都应该清楚的让人知道,这些资讯的来源为何。可能是早已被写入教科书的知识,也可能是最新发表的研究结果,抑或是某些学者尚未验证的理论猜想。试想,若是连哪个期刊、或是哪位专家都说不清楚,文章的内容可信度又有多少呢?
2、警惕急于定论
当然我们不是期待所有的医疗保健资讯都应该要详细说明到老妪能解,但如果通篇文章,你只看得懂文章的标题跟结论,却被文中充斥的专业术语感到一头雾水,或许你也该想想,这篇文章所描述的内容,是否真如标题所说的那么斩钉截铁?
3、提防泛化特例
过去大豆一直被认为对心血管有益,但一篇介绍美国《临床检查杂志》研究成果的报道却说,大豆会加重心脏病。当你细读报道,这个实验让“携带肥厚型心肌病基因突变体的公鼠”食用大豆而导致心力衰竭。但这并非意味着大多数正常人食用大豆,都会危及心脏。
4、夸张吓人有一手
一项针对微信谣言的调研显示,微信上的传谣文章都喜欢用“100%”、“第一”这样夸大性词语,例如《不要再买这个菜了!因为它100%致癌!》、《这些普通的东东,却能让你增加30年寿命!》等。另外还会配有大量图片来唤起恐惧情绪,统计发现,谣言平均每篇附带3.56张图片,令大家误以为“眼见为实”。
据介绍,这些谣言中有33%包含死亡唤起,比如,“毁容”“有毒”“致癌”“身亡”等相关词会被经常使用。其中有48%会引起读者恐慌,面对如此严重的后果,人们往往会采用“宁信其有,不信其无”的保守心理,不敢轻易忽略或否定这样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