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性,是人类繁衍的基石。没有了性,就是屏蔽了人性本能。就如同没有了情,万物了无生趣。那么问题就来了,没有了性情,人类究竟得孤独成什么样子?
“你最孤独的时刻是什么?”人们想破了头,得出了大体一致的答案。单身狗阶段呗。女朋友是橡胶或者塑料做的。
有人说,当今青年群体普遍存在一种状况,因缺爱而孤独。然而,我拿什么去拯救你,孤独。
说起爱,必然绕不过性。性与爱永远不是抽离于社会而单独存在的命题,伴随着时代的更新变化,它也生长出丰富多元的意义来。
在现代社会,性获取可能简单易得,但吊诡的是,这似乎又是一个缺爱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方式被提供,人们可以更容易获取性的满足,但爱呢?虚拟的性,虚拟的爱,真的能弥补你的孤独吗?
答案好飘渺的哟。不信请看:
触不可及的爱
当现实里的性与爱遇上互联网,由此也产生一种名为虚拟的性与爱的新现象——离奇现象。
90后的小武有固定男友,看起来小清新得不得了的她,仍然时常通过网络聊天室体验虚拟的爱。她说,现实的爱感情越来越平淡无聊,虚拟的爱可以增加更多新鲜感,让人获得情感寄托,偶尔也会感到愧疚,但是又停不下来。也就是说,她是一个强迫症患者。
另有一位网恋70后老司机说道,虚拟的爱能让人以最小成本获取爱的抚慰,自然有它的合理性。恶心的萨特说,存在即合理。合理归合理,不过要适度,毕竟是虚幻的,不然就不是你玩它了而是它玩你。被玩,除了SM中人外,估计没有人觉得心情好吧。
不同于以往社会的保守森严,当今时代,在性与爱方面有人抱怨“这是个滥情的社会”。放在过去,可能谈恋爱双方还只是牵个手。严格来说,牵个手都几乎达到性高潮了。
而如今,很可能两个未曾蒙面的陌生人也会发生亲密身体接触。也就是说,直接了当地谈一场肉体恋爱。各种社交软件层出不穷,互联网使“实现性满足”变得异常容易。
难以弥补的爱
说起虚拟的爱,没有比粉丝对偶像的眷恋更典型了。粉丝会为了远在天边的自家爱豆甘愿付出时间和金钱。他们不想错过关于偶像的任何信息,花真金白银支持偶像新产品,追随偶像时而悲伤,时而惊喜,时而踌躇,时而变!态!
然而这种寄托在爱豆身上的爱毕竟是虚拟的,触不可及的,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消解人的孤独。某种程度上讲,这是以虚假繁荣,掩饰内心的空虚寂寞冷。
然而我们一边承认这个时代性获取简单易得,另一边却又在大声疾呼“这是个缺爱的时代”。于是,泛滥的是我们旺盛的无处可泄的荷尔蒙,稀缺的却是知冷知暖的名曰多巴胺的爱的能力。
我们在性方面越来越大胆。直言不畏地谈性,轻易随性地付出与索取,但在爱这方面却异常保守,不敢说更不敢爱。
喧哗时代,性与爱像是一团麻,剪不断,理还乱。它们难缠难解,看似在一起难分难舍,似乎有形状有边界。但其实又抓不住,漫无边际地铺成开来。两者之间,并不存在一个泾渭分明、黑白明确的标准供大家一以贯之。
开放随性也好,谨小慎微也罢,虚拟享乐也好,现实保守也罢。毕竟,都是最私密的个人体验,也因人因势因心情而变化。
唯一确定的是,你的情感你做主,但倘若试图以虚拟代替现实,以性的满足来驱散孤独感。正是治标不治本,百分之两百是跳不出孤独的闭合循环。
无性不成欢,有情饮水饱。
所谓孤独, 就是你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
所谓悲伤, 就是你安慰不了自己的脆弱。
所谓性爱, 就是你诠释不了自己的迷乱。
所谓爱情, 就是你控制不了自己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