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刚上大学那会儿,小编认识了一位成都损友,正巧在放暑假的时候,于是就带女友去成都找他玩。
吃饭的时候,可能狗粮撒的有点多了,刺激到了他这个单身汪。以至于他看我们的眼神,都相当不满。
喝了点小酒后我问他,成都现在哪家夜店最嗨?吃完饭想去蹦一蹦,他拍了拍胸坎儿说:“放心老M,一切由我来安排。”
说完他就领我们来到了一家看上去很冷清的地方,位置很偏,进门还要收两元钱门票。刚进去,我们就被里面那些大尺度的摩擦动作,还有一些孤狼们吓呆了,坐在卡座上,看着眼前这排“美女”,有些眼花缭乱。
最后,一位衣着暴露、丰乳翘臀的年轻舞女,被朋友选中。DJ开始打出迷幻的音乐,俩人在拥挤人潮中舞动,扭在了一起。
才刚开始跳,还没说上两句话,他俩就??了起来,后面,他就越来越大胆,尺度也越来越大,不停地摸她、亲她…我只记得那天她穿了条黑色的短裤,屁股真的很大嗯…很大
女友惊恐无比,手死死地拽着我,不敢松开,妈蛋!我后来才晓得,这杂质带我们去的地方,叫砂舞厅。
01、盛行于90年代的砂舞厅
“砂舞”一词来自成都,官方给出的称呼是“贴面舞”,它起源于80年代,盛行于90年代。当时舞者多为青年男女,两两相拥、面部紧贴,一曲的时间可以尽情地探索彼此身体,在那个住旅馆还要出示结婚证的年代,给了很多年轻情侣近距离接触的机会。
不过,当时跳“砂舞”是有风险的,有个最着名的桥段是在1983年严打时期,当时的大明星迟志强因为跳这个舞,就被判了个流氓罪蹲了10年监狱。不过人的才华是关不住的,然后他就写下了广为传颂的《铁窗泪》。
关于“砂舞”名称的由来,市井民间流传着两种版本:
“ 九十年代初,成都东郊某厂一妙龄女郎待业在家,后经朋友引路,在市中心一些舞厅陪舞,每月都能拿回大把钞票。其母不解,问其在何处高就?该女随口胡诌:在砂轮厂上班。”
“ 另一说法是,砂舞一般都是男女双方搂紧了在舞池中一动不动,唯有下身敏感部位紧贴,上下左右反复磨擦,形同砂轮打磨物件,顾名思义曰砂舞 ”
02、隐藏在市井之中的砂舞厅
而上面说的两种“砂舞”来源的说法,其实都离不开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砂女们
那一截防空洞几乎全部是舞厅,原来还是老街没改造的,很多家,生意爆好,一到晚上吃完饭,老街上的自行车全部停满,门口全部是舞女,真是歌舞升平。
有不少是下岗女工,钢管厂的、420的、棉纺厂的……当年流行的就是:“下岗女工进舞厅,不给国家添负担”
最初砂舞厅多分布在防空洞、立交桥和地下建筑等偏僻、隐蔽场所。
有时候你吃洞洞火锅的时候也会拐个弯就是砂舞厅了,外界一般很难知晓和发现,因而这些舞厅被称为“洞洞舞厅”
她们在那个当时尚不开放的年代衣着清凉,冬天有时候披着棉袄到达舞厅,而后在洗手间换好“斩男套装”并打扮好自己。
无论现实生活中的她们是什么身份,到了舞厅,换了那身衣裳,都变成了同样的砂女。
而当你现在网上搜索“砂女”这个词,常常能看到各种各样狗血的故事情节:
“ 有的人喜欢上砂女,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想着不联系却控制不住自己 ”
有人还称呼自己为刮砂王,总结出了全国十几个省市砂舞厅详细情况和砂女的颜值身材高低。
飘逸的长发、身材姣好、砂女们或着短裙、吊带,或着低胸内衣、丝袜,衣着暴露,站成里外两排。
看中哪个,客人就可以上前邀请。有10元和50元两种,10元摸⊙⊙,50元可以砂一下,时间慢慢过去,记忆逐渐淡化,有很多人可能还记得那种肌肤相亲的触感,但如果你让他回忆一下10块钱和自己共舞一曲的砂女具体长什么样,对不起…很可能已经忘了。
像这种舞厅,是不会放什么土嗨DJ的,有时那儿只是放一放邓丽君,婉约伤感,缠绵悱恻。一群靠砂舞挣钱的摩登女郎都像羔羊似的,随你身后,进入昏暗的舞池,没人知道你们到底在做什么。
随着音乐的开始,双方就可以开始一曲砂舞了。跳舞时不移动脚步,而是站着不动,仿佛打在地上的桩一样。下半身固定,舞蹈只靠上半身的扭动完成,跳砂舞的秘诀,不在于“动”,而是随着音乐“蹭”。
其实,砂舞也分荤素。素的呢,就和普通的交谊舞没什么区别,无非是多了一些搂搂抱抱的小动作;而荤的,基本除了本垒打,什么都能做。当然,当一曲终了,能不能得到砂女的允许接着共度良宵,就得靠自己的本事了。
03、台上一首歌,台下随便摸,最终成了回忆
从2000年开始,成都的砂舞厅纷纷倒闭。据推测,倒闭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①政府不定期的打压
②砂舞市场竞争激烈或者经营不善
③因为街道改造,部分场地面临拆迁或重建,不得不停业。
而一些没关门的砂舞厅也被加强了管控,时不时会有警察来巡查,灯光也亮了好多。今年,在疫情影响下,关门的砂舞厅就更多了。很难说,这个行业将来会不会逐渐消亡。
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挤占着砂舞厅的存在空间,人们有了更好的方式用来纾解渴望。砂舞厅逐渐成为一种时代的象征。
砂舞厅的正规化,让过去“擦边球”式的服务变成了回忆。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碰到这样的舞厅,他们的青春悸动,也逐渐与娇媚的砂女无关。
其实砂舞之所以能在成都存在这么多年,也和这个城市的市民文化是有很大关系的,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庶民的狂欢”。
而成都正是一个这样的地方。千百年来,它远离国家的政治中心,受到主流和宏大叙事的束缚会比较轻,因而更重视个体的感官愉悦。
2019年的夏天,小编和一群同事也去了成都准备再去探访一下当年的那些舞厅,可是大多数都关门了。
现在仍旧营业的舞厅多少带了点隐秘的色彩,刮砂文化逐渐素了起来,年轻人也少了许多,基本是中老年人跳舞娱乐的场所。
但是小编找到了一位曾经去砂舞厅的一位同学,以下是他的自述:
我曾跟一个傣族的姑娘跳过舞。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站在砂女方阵中间,身穿一身傣族的特色服装,黑色的长发很有气质,说话也非常温柔,跳舞的过程中,我们熟悉了一点,便找她要了电话号码。
第二次,我去舞厅之前特意问了她,晚上去不去那个场子。得到肯定的回复后,我很高兴地去了,那天跳完舞后,我便包了她的场,那天,我们从7点多聊到了11点。我当时便很奇怪,问她是怎么知道这个行当的。她说,她们周边村子里也有人来成都做这个,因为听说相对比较安全,也比较自由,她便来了。
她还说跳舞的男的基本都是中年人。你想象一下这些中年人,其实他们的家庭未必不幸福,他可能拥有一个特别和谐的家庭,但他每天还是会出门,偷摸地来到这个地下舞厅,在这里和一个陌生的女人跳一支舞。
而且去舞厅的次数越来越多后,就不怎么跳舞了。我喜欢坐在酒水区,去观察舞池里了男女。我发现,有的砂女会固定一个位置等活儿,有的砂客也会在固定的位置出现。有的男人来了根本不跳舞,看也不看,只是坐在原地玩一夜手机。我见过年纪最大的砂客得有八十来岁了,满头白发,拄着拐棍,提着一个保温杯坐在酒水区,一动不动地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