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养了一只小猫,名叫咕噜。
每次我下班回到家,它都会跑来门口接我,然后秒变“碰瓷”小猫,直接仰面躺在地板上,露出软乎乎的肚皮给我摸,仿佛在说:“来呀,快活呀(bushi)~”。
像猫咪一样,人类也有一种对于被爱抚、被拥抱的天然渴望,我们也希望有一个人,愿意用充满爱意的抚摸、拥抱和亲吻把我们淹没(越多越好)。
可是事实往往和理想相差甚远,当皮肤因为“食物匮乏”变得像空洞的胃一般咕咕叫个不停的时候,人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做「皮肤饥渴症」。
01、什么是皮肤饥渴症?
根据相关资料的描述,皮肤饥渴症被认为是强烈渴望与他人有皮肤接触的状态。
这种渴望和对于食物、性爱的渴望不同,它的指向性在于触觉层面的亲密接触,比如亲吻、拥抱、抚摸等等。
“皮肤饥渴”状态一般发生在一个人长时间几乎没有身体接触时,如果这种状态持续,那么可能会出现很多负面影响,包括攻击性行为、言语和交流障碍、自尊心降低以及焦虑、抑郁、自残行为和饮食失调增加,甚至青少年可能会出现暴力倾向。
02、为什么会出现皮肤饥渴?
我们为什么渴望肌肤接触?
我们的感官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生命,去听,去看,去嗅,去品尝……可以说,个体和外界之间的联系从未间断。
生命就是和外界的互动,当我们失去了所有感官体验、切断了和外界的所有联系之后,我们的生命也将会终结。
聚焦在人类的触觉层面,科学研究发现,在一块五分硬币大小的皮肤上就有25米长的神经纤维和1000多个神经末梢,可以说,通过触觉和外界沟通是我们与生俱来的需求,它应该被满足。
是什么阻碍了我们之间的肌肤接触?
就以猫咪为例,当它对人充满信任、爱意和亲密感时,它会放心将自己最柔软的肚皮展露出来,任对方抚摸、拥抱和亲吻;可是如果它感受到恶意或者遇到陌生人的时候,它就会躲起来,消失的无影无踪。
人类虽然是比喵星人更聪明的高级动物,我们有文明、道德、法律,可是在关系中的表现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同——
只有在我们感受到温暖、爱意并且对他人充满信任的时候,才愿意敞开自己(就像猫咪翻肚皮一样),否则就会下意识地用各种“冷漠”的面孔将自己武装起来,仿佛全身上下只写着四个大字——生人勿进。
当害怕被伤害的恐惧占据上风的时候,人与人之间就会出现隔阂,这种隔阂让我们越来越不习惯和他人有肢体接触。
03、皮肤饥渴怎么办?
①不要否认自己的需求
对爱的渴望是人类的天性,这不代表脆弱、娇气或者玻璃心。相反,承认自己渴望被爱是一种充满力量的行为。
我们也许想成为“强者”,给予别人保护和支持,可是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没有人接受,那么我们的付出将无处可去。
承认自己像一只猫猫一样,希望被朋友、爱人和父母亲吻、拥抱和抚摸,这和主动分享和付出是同等重要的事情。
②主动表达爱意
一般不习惯用肢体接触的方式表达爱意的人通常出生在一个不习惯互相表露爱意的家庭里,而在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中,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
也许你会觉得凭一己之力改变原生家庭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没关系,当你从自己的家庭中独立出来以后,你将有一个崭新的机会重建生活。
如果你希望你的生活中充满爱意和理解,那么就这样去对待你生活中的每一个人,慢慢地你将能够拥有自己理想中的生活,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你的原生家庭。
③接受他人的爱意
敞开你的心门,你会收获更多。有一个练习非常好用,我们可以将“心门”这个概念视觉化:
想象你的胸口(在两个乳头连线的中点)真的有一扇门,伴随着深呼吸,将那扇门轻轻打开。将他人送给你的问候、关心和爱意视作礼物,勇敢地接受它,记住你值得!
多练习几次,也许在下次机会降临的时候,你将不会错过它!记住,在爱与被爱这条路上,你并不孤单,我们一起努力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