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局江湖,推杯换盏之间都是学问,有人几杯下肚便觉得飘飘然。也有人酒过三巡仍屹立于酒桌之上,如何才能做到“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份酒桌上“千杯不醉”的秘籍赶快收下吧!
在各个文化里面都有酒。在早期,酒是珍贵的东西,都是用于奉献给神灵、祭祀、朝拜。人们喝了酒以后会有精神的愉悦感,这和很多地方出现了烟草、咖啡、茶叶一样,都可以让人产生一定程度的愉悦感。世界各地的酒,由于各个地方文明的发展进度不一样,要求不一样,产生的酒也不一样。比如说葡萄酒,它是佐餐酒,也就是说不同的酒配不同的食物。像吃牛肉要喝红酒,因为它里面的单宁成分有助于牛肉的消化;吃鱼虾的时候要喝白葡萄酒,它可以解腥气。葡萄酒可以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更加容易消化。
为什么说西洋的酒配中国菜不适合呢?
因为西餐中大虾就是大虾,牛排就是牛排,而中国菜是各种食材炒在一起,你说是以海鲜为主?蔬菜为主?还是肉类为主?所以,不像国外,酒有一种佐餐助消化的作用。在中国的很多场合,人们喜欢喝的是白酒,就直接跳过佐餐这个阶段了。如果一桌子都是大老爷们儿,大家都在喝白酒的时候,往往菜吃得比较少;而如果都是妇孺,那可能一桌菜都吃光了。因为喝白酒往往会抑制胃口。
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喝白酒呢?
因为喝白酒会直接产生一种微醺的感觉,直接就有精神兴奋的作用。而红酒除了佐餐以外要喝得多一点,才会有兴奋的感觉。所以,当酒精变成了直接从精神上享受的时候,就没有佐餐的作用了。
那为什么有些人喝酒容易醉,有些人喝酒不容易醉呢?
那是因为人体分解酒精的酶有多有少,释放的速度不一样。有一个字叫“醋”,左边一个“酉”字,右边个“昔”字,“酉”字一看就知道是酒的意思,而“昔”字上面是一个“廿”也就是“20”的意思,底下一划,再底下一个“日”字,就是“21 日”。古代有这样的说法:酒酿不好,酸了就变醋。其实就是说酒酿得过头了,21日就变成醋。化学上来说,酒叫乙醇,醋叫乙酸。乙醇脱氢变乙醛,再脱氢就变成乙酸。也就是说,酒最后会变成醋。酒喝进去以后也是这样的过程。酒到了体内,肝脏的乙醇脱氢酶,把乙醇脱掉一个氢,乙醇就变成了乙醛,然后再经过乙醛脱氢酶脱掉一个氢变成乙酸。经过这么一分析,好像喝酒也挺没劲儿的,酒喝进去以后全变成醋了。确实,有些人(这些化学反应)变得快,就酒量大,有些人变得慢,就酒量小。
而有些人脸容易红,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他们体内缺少第二种酶。当乙醇变成乙醛,乙醛有强烈的扩血管作用,会引起脸红,浑身皮肤发红。如果他们缺少乙醛脱氢酶,乙醛就没办法变成乙酸。乙醛在体内大量蓄积后就出现了这些副反应。所以,喝了酒脸容易通红的人其实不适合喝酒,乙醛的毒性比乙醇要大得多,情愿酒精多一点,也不要乙醛多。
如果非得喝点酒,又不想醉,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搞清楚酒精的吸收。酒精不像其他食物要到小肠才吸收,酒精在胃里就被吸收了。如果空腹喝酒,酒精马上就吸收、入血,一会儿就“上头”了。所以,如果想让酒精吸收得缓慢一点,可以在喝酒之前先吃点东西,比如喝杯酸奶、吃点饭、吃点麦片等,都有一定的作用。当然,作用最好的是吃点油炸或者油腻的东西。受胃排空的影响,吃进去碳水化合物或者喝杯水,一会儿就排空了;如果是吃点油腻的东西,可能需要两三个小时才能排空,能帮你“垫一垫”,让酒精吸收缓慢,不要在胃里就吸收了,而是慢慢地到小肠再吸收,这样酒精浓度就不会一下子增高而醉酒了。
如果酒精进入小肠,已经吸收了以后,它还有一个挥发作用。怎么挥发掉呢?
通过说话、唱歌!有些人喝了酒以后喜欢唱歌,比如蒙古族,唱一个“长调”,喝口酒再唱个“长调”。通过唱长调把酒精挥发掉,最多能散发30%
的酒精。也就是你喝进去的酒精30% 可以通过说话、唱歌来挥发掉。
那还有没有别的办法能让我们喝进去的酒精早点排出呢?
可以先通过汗液排出!如果你觉得不太能喝酒,又非得喝一点儿的话,可以把空调温度调得高一点、热一点。喝了酒会更热一点,就会出汗,出汗以后一部分的酒精就随之排出了。
有没有碰到过这种情况:一个醉酒之人,可能3m 之外就能闻到酒气。就是因为排出的汗会带出一部分的酒精。据统计,出汗最多能排出20% 的酒精!
如果前两个步骤已经完成,一半的酒精就被挥发、排出了。再加上一半的酒精在胃里被“挡”住,没有吸收。这样的话,你的酒量就可能变大了。
其实,这不是在纵容大家喝酒,一定要告诉大家:喝酒多了非常有害健康!要记住3 个“五”!如果每天喝酒超过50g
酒精,相当于白酒100g,每周超过5天,连续5年,患酒精性肝硬化的可能性就会高很多!
那么,安全喝酒量是多少呢?
每天少于20g 酒精,相当于1两不到的白酒,2罐啤酒,或者是红酒150~200mL。这样的酒精量有益健康,也不会出什么问题。
总结一下:如果实在需要喝酒,就用我教你的一“垫”、二“唱”、三“出汗”,加快酒精的排出,让人体减少因酒精而引起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