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调侃说,一炮泯恩仇。
不管用的话,就两炮。
这似乎也暗合了咱们的古语“床头吵架床尾和”,尤其在两人都有意讲和,却又不知道如何走下一步时,啪啪啪绝对是简单、快捷且高效的一招。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恩仇都能用“炮”来泯。
稍有不慎,一炮可能不仅泯不了恩仇,反而加重了恩仇。
01
我们知道,一说到打炮,大多数人可能都会默认是为了开心。
然而,2007年美国得克萨斯州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的一项调查却发现,人们竟然一共提出了237个做爱动机。
这些理由来自对1006名世界各地女性的访谈和问卷调查,内容五花八门。
有世俗层面的,如缓解压力;
有宗教层面的,如想要更靠近上帝(嗯?);
有利他主义的,如想要让对方感到舒服;
有利己主义的,如想寻求刺激;
还有恶意报复的,如为了惩罚报复偷腥的伴侣而出轨。
可以说,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显然,泯恩仇也包含在这237个做爱动机里。
那么,这些性爱动机都取得了怎样的结果?又会对做爱本身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02
为了研究这个问题,加拿大多伦多大学(University of Toronto)的研究人员将人们最常见的做爱理由分成了两大类:
靠近与规避。
靠近,是指追寻一个积极的结果。
比如“我希望增进与配偶之间的亲密度”,或者“我想感觉更贴近我的伴侣。”
规避,则指逃避一个消极的后果。
比如“我想避免发生冲突”,或者“我不希望感到内疚。”
靠近与规避又可根据自我关注和伴侣关注,分成四个亚型,分别是:
靠近(自我关注型):为了替自己寻求一个积极的结果,比如自身愉悦,或想要更亲近伴侣。
靠近(伴侣关注型):为了和伴侣一起收获一个积极的效果,比如让伴侣感觉良好。
规避(自我关注型):为了让自己避开一个消极的后果,比如不想因为拒绝而感到内疚。
规避(伴侣关注型):为了避免与伴侣发生冲突,不想让对方感到愤怒或失望。
研究人员专门分析了伴侣关注型的目标,结果显示:
当一个人的做爱动机更偏向积极导向时(即靠近),TA会觉得更心满意足,而且性欲也更强;
反之,当一个人因为比较消极的原因而去做爱时(即规避),TA的性满意度就会较低,性欲也会比较淡。
同时,研究者还发现,一个人的做爱动机不仅会影响到自己,而且会影响到伴侣的满意度。
当一个人的动机是积极和靠近时,伴侣的性满意度也会更高,性欲感觉也会更强;
而当一个人的动机是消极和规避时,其伴侣对感情和性生活的满意度相应也会较低。
这一点,不分男女。
03
因此,对于“一炮泯恩仇”而言,如果冲突很小,双方都有意和解,那么此时打“炮”的动机就属于靠近动机,是积极的。
所以,这种情况下,常常可以实现一炮泯恩仇的理想目标。
但如果冲突很大,已经上升到底线或原则,而且一方并没有和解的意思,那么,此时另一方如果还想用“炮”来解决,便很可能出现这样的抱怨:
“为什么每次吵架之后,他马上提出要做爱,完全不顾我感受?简直是无语!我觉得我都快性冷感了……”
这种抱怨通常来自女性,因为比起女性,男性更倾向用性来表达情感。
据网络调查数据显示,有高达4成的男人都认为伴侣争吵后的最佳和好方式是做爱,因此,他们经常会在吵架后主动求欢,希望以此和解。
当然也不乏有人真的只想用这个方式快点敷衍和应付过去,息事宁人。
但是,无论是真的表达还是假的敷衍,如果双方没有达成一致,按照上文的动机分类,都应该属于规避或消极的意义。
而根据上述的研究,抱着这种不想让对方生气,或者不想让自己太自责的想法去做爱,不仅对泯恩仇没有效果,对性愉悦和性欲本身也没有好处,反而可能损害两人的性关系。
“炮”打完了,爱没做爽,恩仇也还在。下次碰到同样的情况,该吵还是吵,对爱爱也越来越提不起性趣,最终得不偿失。
有人可能会想,因消极或逃避原因做爱,总比完全不做爱要强吧?
对这个问题,上述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埃米·缪斯(Amy Muise)博士认为:
“除非你做爱的动机属于极端规避型,出于其他原因的性行为目前看来可能是没有问题的。但你绝对能从靠近动机中获益更多。”
她不反对在非极端的消极情况下一炮泯恩仇,但要是有可能,转换动机会更加有利。
盐湖城的临床社会工作者朱莉·汉克斯(Julie Hanks)也持同样的观点。
她认为,如果你觉得你宁可选择呼呼大睡,那就试着调整自己、使自身融进与伴侣间的情感纽带中去,“让你内心想要的东西去引导你”。
也就是说,不是所有的“炮”都有泯恩仇的奇效。
有的时候,炮归炮,恩仇归恩仇,也许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