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互联网专车事件
“互联网+”成为了今年一个重要的话题,不论是网络上还是现实生活中,好像不说说互联网思维便成了时代的弃儿,“互联网+汽车”也未能例外。今年在“滴滴”“快的”两大打车软件相爱相杀到最终喜结连理的大戏码后面,一家叫做“UBER”的美国互联网公司在中国掀起不小的风波。
“Uber”作为一款打车软件,调动闲置汽车资源,为广大乘客解决打车难的问题,一时间让广大网友好评如潮。可是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和越来越多的车主加入“Uber”,一些无德车主游走在法律边缘对乘客造成了极大的人身财产伤害。
然而,“Uber”带来的影响绝不仅仅如此。据小编了解,由于“打车软件”的出现,杭州原有三万辆出租车在一年不到的时间内下降到一万辆。打车软件成了所有出租车司机的眼中钉、肉中刺。2015年6月12日,出租车司机以打车为名钓鱼UBER司机,致使运管扣押了Uber车主的汽车,一时间Uber车主倾巢而出,对钓鱼执法群起反抗。
对于打车软件何去何从,网络上同样讨论热烈,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取缔,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发展。小编想说:科技进步带来的新兴事物,你在第一时间未必能有全面的了解,但是你不去积极地认识它而是叫着喊着封杀他,那么有一天,你的尸骸只能成为人类进步的垫脚石,而起不到其他任何积极的作用。
所以,对于打车软件的出现,企业自身加强管理,政府加强监督,让新兴事物发展有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不断的完善自己,造福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