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高考是人生中十分关键的一个时间点,很多人十多年的读书经历就是为了能在高考时考出一个好成绩,进一个理想的大学学习。但是很多人等到的却未必是想要的录取通知书,它也有可能是“未录取通知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这所大学的良苦用心。
“高考不过是你人生路上短暂的一幕,翻过这页,你仍有充满未知与期待的未来在前方等你去探索,请你一定要满怀希望,充满信心地继续前行。”这是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下简称“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致2016级未录取同学的一封信上的一句话。
8月中旬,今年参加港中大(深圳)的广东和浙江综合评价测试但未被录取的学生们,都收到了该校发的一封“未录取通知书”,里面有徐扬生的一封信和一本印着该校logo的紫色笔记本。
“紫色笔记本上的月计划版块可以用来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和行程,简直是 拒信大礼包 。”收到“未录取通知书”的徐明明说。
8月22日,澎湃新闻采访了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方和部分收到“未录取通知书”的学生及家长,发现对这种境外高校广泛使用的“拒绝”模式,此次收到港中大(深圳)未录取通知书的中国学生有的感动,有的反认为让自己更加失落。
“未录取通知书”
“你们绝大多数都是非常优秀的同学,但由于种种客观限制,我们没能录取你成为我们的学生,对此我深感遗憾。在录取进行的那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学生与家长的来信,面对你们的关切与焦虑,我常感到爱莫能助,心中十分难过。” 港中大(深圳)校长徐扬生在信中这样写道。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简称港中大(深圳)(CUHKSZ),位于广东深圳市,为中外合作大学联盟成员。该校是由香港中文大学发起,通过与深圳巿人民政府和深圳大学合作共同建立的一所一流研究型大学。
徐扬生说,写这封信是对所有信赖(学校)的学生及家长们的答谢。“感谢他们在做出人生中的一次重大抉择时,曾考虑过港中大(深圳)。”他表示,港中大(深圳)今年在广东和浙江的综合评价考试竞争很激烈,10个学生中才能录取1个。
对此,《南方日报》8月13日就曾报道,广东和浙江两省共有2366名考生报名参加港中大(深圳)的综合评价测试,1293人通过入学测试,获得志愿填报资格。两个省共录取了236名学生,录取比例为1:10,其中广东省录取人数151人,浙江省录取人数85人。
该校招生工作人员马明霞向澎湃新闻介绍,“未录取通知书”是徐扬生校长的想法,从去年起就发了。主要是针对广东和浙江两省,因为学校对这两个省份的报名学生开展了综合评价,有他们全部的联系方式。
据马明霞介绍,今年港中大(深圳)实行“双轨制”录取方式,即在广东和浙江采用“高考基础上的综合评价录取制度”,在其他省份采用 “完全按照高考成绩录取”的招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