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祛病康体十大特效穴位:大椎穴,头疾、颈椎病治疗的首选要穴;中脘穴,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第一要穴;照海穴,补肾又滋养,治疗咽疾要穴;太渊穴,为肺经大补穴、补气最强穴;迎香穴,为治疗鼻炎的第一要穴;天枢穴,为理肠消疾特效穴位;公孙穴,补脾、安神之要穴;太溪穴,提供肾动力,为补肾要穴;太冲穴,为治疗肝病的首选穴位;神门穴,为治“心”之要穴。
01 大椎穴 ▲头疾、颈椎病治疗的首选要穴
大椎穴,属督脉,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凹陷中。人体手、足三阳经与督脉共有7条经络在此交会。手、足三阳经的阳热之气,从此处汇入,并与督脉的阳气一起上 行头部。因此,此穴是头部阳气运行的枢纽,具有“调理督脉、疏风散寒、熄风止痉”的功用。本穴是保障头部及颈部功能正常运转的要穴,是治疗颈椎病、头疾的 首选穴位。颈椎至上而下一共7节,最简单的取穴方法是将头低下,左右旋转脖子,下面唯一不动的就是第7颈椎,其下凹陷处便是大椎穴。
●统领阳气,防治多种疾病
人体手、足三阳经与督脉均属阳经,7条阳经共会大椎穴,使其成为人体阳气最为丰盛之所,是补足阳气的第一大要穴。中医认为,阳气是人体内的固摄根本,人体 内阳气充足,外邪就不能侵。因此,补足阳气,可增强人体抵抗力,起到防病作用;阳气又是推动气血运 转的动力,有通络活血的作用。因此,可治疗多种疾病。大椎穴主治五劳虚损、肩背痛、头痛、哮喘、风疹、感冒、呕吐、中暑等症。
●常按大椎,百病不侵
据《针灸甲乙经》记载:“大椎,在第一椎陷者中,三阳督脉之会。”督脉,起源于胞宫,而胞宫又与肾为邻,肾脏是人体“元阳”之所在,调理大椎,可使人体气 血畅通,阳气充足,迅速恢复精力及体力,提高抵抗力,抵御疾病。最简单的自我调理法如下:用食指或中指指腹,也可两指并用施力于大椎穴上,原点轻柔旋转按 摩10~15分钟,每天1~2次。
●冲淋大椎,风寒最简单的治疗法
前面讲到,大椎是阳气统帅,具有抵御寒邪的作用,也可推动气血运转,补足阳气。因此,调理大椎穴对风寒感冒既有抵御作用,又有治疗作用。冲淋大椎,便是最 简单省事的调理办法:洗澡时将水温稍微调高,用莲蓬头对准穴位持续冲洗,就可收到防治风寒感冒的效果。此法对改善感冒初期症状效果明显,若感冒持续加重, 还需及时就医。
●掐按大椎,缓解高热
高烧发热,一般是实火上行所致。实则泻之,大椎穴为阳气运行的枢纽,以掐按之法强刺激作用于此穴,可及时泻除体内热邪,改善发热症状。具体方法:用拇指指甲掐按大椎穴约20秒,然后松开3秒,反复操作10次即可。
●揉擦大椎,改善四肢冰凉
气温降低,往往造成人体出现四肢冰凉,关节、腰颈疼痛等不适症状。中医认 为,这些寒症都与气血运行不畅有关。按揉大椎穴,可通经活络,温气和血,保障体内阳气充足,从而达到抵御严寒,改善四肢冰凉和缓解疼痛的目的。具体方法如 下:先将双手搓热,再找准穴位,四指并拢紧贴于颈项部,反复斜擦大椎穴30~50次,若擦后局部发热,则效果最佳,注意应先左手后右手。
-------------------------------------------------------------------------------------------------------------------------------------------------------
02 中脘穴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第一要穴
中脘穴,又叫胃脘穴、太仓穴,属任脉,为胃之募穴。手太阳、手少阳与足阳明经交会于此,有“健脾和胃、降逆利水”之功用。位于上腹部,脐上4寸腹中线上, 取穴时,需仰卧。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反胃、胃溃疡、消化不良、腹泻、肠鸣、便血等症;也可用于治疗失眠、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另外, 对喘气、脏燥、食物中毒等症亦有效。
●揉中脘,专治胃病
前面讲到“中脘穴”是胃之募穴,即为募穴,也就是胃脏运行的灵魂枢纽。它的主要功用为健脾和胃,为治疗胃部疾病的第一大穴,没事儿揉一揉,不仅可治疗胃下 垂及十二指肠溃疡等胃及消化系统疾病,还可有效缓解胃痛等不适症状。最常用的方法有二:其一,是将双手掌心向下紧贴穴位,向一个方向轻轻做圆周揉搓 5~10分钟,以表皮产生热感为宜;其二,是用指腹或 掌根按压在穴位上,轻轻按揉2~5分钟,也以表皮产生热感为宜。
●脾胃同疗,按揉中脘
中医认为,脾胃不可分,“脾”升“水谷”,胃受“水谷”,脾经与胃经相互沟通、联络,构成表里关系。因此,治疗胃病,常需脾、胃同疗。中脘是“后天之 本”,因为,人体六腑的精气都汇集在这个地方。正因如此,它对沟通脾、胃有重要作用。脾胃疾病一般由气虚或气血堵塞引起,按揉中脘,可疏通堵塞和补足气 血,全面调理脾胃问题,加强脾胃功能,特别对运化不良的胃部消化问题有特效。按揉手法同上面的指腹和掌根按压法。
●点压中脘,预防冻疮
冻疮是因为寒冷造成人体气血不旺,毛细血管收缩产生淤血导致的,常伴有麻 木、疼痛、局部瘙痒之感,并有水肿迹象。用力点压中脘穴,可调节脾胃虚寒,保障血气运行通畅,温阳驱寒,避免患者受外邪寒冷入侵之苦。具体方法:取坐位或 仰卧位,用食指或中指向下按压中脘穴半分钟,然后做顺时针方向按揉约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
03 照海穴 ▲补肾又滋养,治疗咽疾要穴
照海穴属足少阴肾经,通阴跷脉,具有“滋肾清热、通调三焦”之功用,可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等咽喉疾病,还可用于治疗胸闷气短、肩周炎、失眠、便秘、癫痫及月经不调等疾病。它位于人体内踝尖正下方的凹陷处,取穴时取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内踝正下缘的凹陷处取穴。
●按揉照海,告别失眠
失眠的起因很多,中医认为,神经性失眠的主要原因是心肾不交。从五行来讲,心主水在下;而肾主水在上。肾脏健康,肾水上升,心火下降,人自然能保持阴阳平 衡状态,不用担心失眠;相反,肾脏虚弱,肾水下降而心火上升,水火不相济,心肾便失去了沟通的通道,人体阴阳也因此失调,导致失眠者夜里阳气充盈,久不能 寐。照海穴是肾经大穴,本来就有滋阴固肾之功,它又与肾膀胱经相络,膀胱经支脉从肺出。因此,可壮水控火,重新沟通心肾,调节阴阳平衡,常常加以按揉,可 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具体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拇指指甲掐按照海穴3分钟。
●按揉照海,轻松解除咽痛
咽喉肿痛,是虚火上浮引起的。肾亏造成肾水减少, 影响人体阴阳平衡,从而导致虚火上浮,使咽喉等部位出现不适,此时便需灭火。照海穴本身属足少阴肾经上的重要穴位,又通阴跷脉。因此,具有滋阴清热的功 效,能迅速扑灭虚火,缓解咽喉肿痛,即使慢性咽炎,长期按摩此穴,亦可治疗。具体方法如下:正坐屈膝,找准穴位,以单手大拇指指腹在穴位上打圈按揉,力度 以有酸胀感为佳。
●配合常规穴位,点按治疗漏肩风
漏肩风多属气血不足,寒邪内生或入侵筋骨,并滞于经络所致。按揉照海穴,可使“肺”这一气血生化的重要场所重新活跃起来,补益气血,温养筋骨,驱赶寒邪之 气,治疗疾病。此法需配合常规穴位进行治疗,照海穴的按摩手法如下:施治者以中指点穴,并配以揉、擦等手法,反复对患者此穴进行按摩。
-------------------------------------------------------------------------------------------------------------------------------------------------------
04 太渊穴 ▲为肺经大补穴、补气最强穴
太渊穴又名太泉穴,属手太阴肺经,是肺经上的原穴,五行属土。肺司气,而太渊穴是中气的大补穴位,可有效治疗肺虚引起的各种疾病;肺朝百脉,它是脉的会穴,对治疗心血管疾病效果甚佳。此穴位于腕横纹桡侧的凹陷处,即拇指根部的凹陷处,取穴时需仰掌。
●搓揉太渊,可治多种疾病
肺掌管着人体的呼吸,是人体与天地交通的重要场所。肺经以肺为中心,连接胸、手,对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及肺虚引起的胸闷、肢体沉重、麻木,风湿关节疼 痛等症状皆有防治作用。肺属金,而太渊属土,五行中“土生金”。因此,太渊是肺经的母穴,它在寅时开穴,在肺经中最先得气,源源不断地为肺脏提供 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能量,滋补功用最强,不仅可治疗疾病,还可改善因肺气不足而引起的皮肤干燥等症。每天用大指关节按压太渊穴或来回揉搓就可治疗,方法简单且非常容易操作。
●按揉太渊,为心脏注入强劲动力
中医认为,心悸也就是心律不齐,大多由于心气不足造成,肺与心相通,太渊在为肺源源不断输送维持正常功能的能量的同时,也在保证心脏能量的供应。现代人经 常熬夜,在太渊开穴时(凌晨3~5点),不能好好休息,机体得不到好好调理,也耽误了体内经气的输送,使心脏健康得不到保障,常常快走、跑步、爬楼梯上气 不接下气。每天揉按2~3分钟太渊穴,能加强肺的呼吸功能,增大通气量,为心脏注入强劲动力,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早上起床前找准穴位打圈揉按,效果最 佳,力道适中为宜。
05 迎香穴 ▲为治疗鼻炎的第一要穴
迎香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连通胃经,大肠经与胃经的经气在此交换。此穴主治鼻炎类疾病,对感冒、牙痛、口歪斜亦有效,现代临床证明,配合地仓、四白穴还可治疗面部痉挛;配丘墟、阳陵泉可治疗胆蛔虫。本穴位于鼻翼外缘中点旁,在鼻唇沟中间。
●侧卧按揉迎香穴,轻松通鼻塞
俗语有云,“不闻香臭取迎香”。感冒、鼻炎等病症经常引起鼻塞,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特别是夜间鼻塞,严重影响睡眠。鼻塞是由呼吸道发生病变 导致通道变窄引发的。从中医角度来看,就是气血运行不畅。按揉迎香可疏通鼻部经络,再次打开天地之气的通道。具体方法如下:左侧鼻塞需向右侧卧,再用双手 食指指腹压住鼻翼两侧的迎香穴,按揉1~2分钟就可立即解除鼻塞。建议按摩完后,饮一杯温水,有通气之功,可巩固疗效。
●点压迎香,快速止鼻血
中医认为,鼻血是内腑燥热,血气向上逆行所致。按压迎香并配合孔最穴,可运化气血,引血归经,快速止鼻血。具体方法如下:先用双手的拇指指腹按压在孔最穴上,再用一个食指按在出血侧的迎香穴上,并保持面部上扬的姿势,1~2分钟内,鼻血即可止住。
●按压迎香,除牙痛
牙痛由牙龈等炎症引起,中医学认为,牙痛是肾气不足,虚火上浮的缘故。按压迎香可抑制胃经浊气逆行,保证肠经阳气顺利上行,补足肾气,从而缓解牙痛。具体方法如下:先用拇指在双侧鼻翼上下摩擦36次,再以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按压在双侧迎香穴上,共50次。
-------------------------------------------------------------------------------------------------------------------------------------------------------
06 天枢穴 ▲为理肠消疾特效穴位
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是大肠募穴,阳明脉的脉气由此而发。该穴总辖大肠经的气血募集,具有理气消滞、调理肠腑的功用,临床上常用于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泄泻、便秘、腹水等症。它在人体腹部上,肚脐旁开2寸处,取穴时需仰卧。
●指压天枢,升清降浊
天枢穴位于人体腹中,就全身而言,它是人体的中 点,上行清气与下行浊气在此处交会,使它就像一个主管人体气机沉浮的枢纽,保障肠腑功能正常运行。因此,它是临床常用穴位:用双手指按压此穴,可治疗痢 疾;用它和足三里配合,可消滞、理气,治疗肠鸣、腹胀;用它和气海穴相配合,可缓解肚脐周围痛;此外,与巨虚穴相配,可消滞通便,治疗便秘,又可和气温血 治疗泄泻。
●按揉天枢,治疗便秘
便秘是人体循环不畅导致“毒素”堆积体内形成宿便所致。天枢是大肠募穴,刺激它可理肠通气,调整失调的肠腑功能,加速其运行,使“毒素”尽快排出体外。具 体方法是在排便时,将左手中指置于穴位上,并加力按揉1分钟左右,以有酸胀感为宜,当有便意时,最好屏气,以加快排便。
●以按揉法,增强胃动力
天枢是大肠募穴,总辖大肠经的气血,而人体内的五脏六腑又是相邻相通的关系。因此,任何部位受到外邪侵入,都可能在天枢穴处有所反应。如果胃部不舒服,可通过按揉天枢穴来调理肠脏功能,增强肠道蠕动,消除胃部积滞,从而提高胃动力。手法与治疗便秘的方法相同。
●按压天枢,治疗腹泻
天枢穴主辖人体气机沉浮,按揉此穴可调整人体气血运转,增强脾胃功能,以提高人体体液和细胞的免疫能力,改善因虚火上浮引起的腹泻等腹部疾病。具体方法如 下:待患者排便后,使其保持仰卧位或坐姿,撩开衣物将肚脐露出,施治者以拇指指端由轻渐重地按压双侧天枢穴4~6分钟。
●每天按天枢200下可消脂
肥胖容易诱发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因此,它虽然不是病,却同样威胁着我们的健康。天枢穴在促进消化、理气消滞方面有显著疗效,很早便被 运用于针灸减肥领域,但我们在家针灸很不方便且有一定危险性,所以在这里介绍一款改良方法给大家,方便大家平时进行自我按摩以消除多余脂肪:将拇指指腹置 于双侧天枢穴上,并稍用力,每天按压200下。不一定一次完成,只要有时间就可按一按,每天总数达到200下即可。
-------------------------------------------------------------------------------------------------------------------------------------------------------
07 公孙穴 ▲补脾、安神之要穴
公孙穴位于脾经上,且联络足阳明胃经,通冲脉,是八脉交会的要穴。具有补脾和胃、调心安神的功用,可治疗胃痛、痢疾等胃肠疾病和心烦、失眠等神经系统疾病。此穴位于人体脚内侧,第一跖骨基底前下方的凹陷中,赤白肉际处。
●调理公孙,补脾化淤
人身上的十二经中,只 有冲脉可涵养这十二经的全部气血,因此调理冲脉便可全面疏导十二经气血。公孙穴通冲脉,对舒筋、引血、行淤有重要作用。通过按压公孙穴消除血气阻滞的方法 是:找准穴位,以拇指稍用力按压,以有明显酸胀感为度。公孙穴是脾经上的重要穴位,可大补脾脏气血,除按摩外,也可用艾灸温补,改善脾脏阴虚,治疗由此引 起的各种胃肠疾病。
●刺激公孙,改善便秘
便秘产生的原因很多,中医认为,便秘主要与脾、肾虚弱,寒邪内生或外侵有关。脾、肾阳气不足,气血运行不畅便会在体内滋生虚火,形成内结。公孙穴通冲脉, 以掐按等方法强刺激此穴可疏导全身血气,改善脾虚肾弱,滋阴降火,又可加快小肠蠕动,从而改善便秘。具体方法:用对侧拇指指尖 掐按公孙穴1分钟,再顺时针方向揉按2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度。
●按摩公孙,消除感冒
对风寒感冒造成的胃部不适、头痛、咽痛,可通过温和按摩公孙穴来治疗。因为“脾”主升,而风寒引起的虚火燥气沉降,燥气过多沉降在胃部,脾经的气自然就提 升不上去,便会出现胃部不适和上体炎症。按摩公孙穴,可消除胃火,补益脾气,改善胃部不适和其他感冒症状。具体方法:取坐位,用拇指指端顺时针方向按揉公 孙穴2分钟,再点按半分钟,以局部酸胀为度。
●刺激公孙,缓解痛经
冲脉起于胞宫,胞宫是人体涵精纳血的地方,因此,与女性行经有重要关系。公孙穴通冲脉,以重力掐按行泻法强刺激此部位可改善女性经期血气运行,消除寒滞引起的气血不畅,缓解疼痛。配合刺激关元穴,同时调节任脉和冲脉,效果更佳。
08 太溪穴 ▲提供肾动力,为补肾要穴
太溪穴为肾经原穴、足少阴肾经的腧穴,是肾经经气最充足的地方,能激发肾经动力,维持肾脏正常活动,提高肾功能,因此是肾脏的大补之穴。所以,古人又说此处为“回阳九穴之一”。取穴时,可正坐或仰卧,取足内侧踝骨后方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按揉太溪,温补肾阳,治疗多种疾病
太溪是肾的原穴,也即 是肾经的源头,这里储藏着最丰富的肾经经气,刺激太溪穴也就等于激活了整个肾的动力,虚可补阳,实可滋阴,是治疗肾脏问题的第一要穴。按揉这个穴位,可激 活肾气,疏通整条肾经,保持肾经内的气血通畅,使其对肾虚引起的生殖系统疾病、腰背疼痛和下肢功能障碍都 有广泛的治疗作用。现在太溪穴在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功能不全、四肢乏力、浮肿、气喘、关节炎、风湿、脱发等症。具体按摩方法:取坐位,用拇指点压太溪穴约1分钟,然后顺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逆时针方向按揉1分钟,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按揉太溪,慢性肾病的福音
肾脏健康与太溪穴密不可分。太溪,顾名思义,有水量充沛的意思。作为肾经的原穴,肾经之水源源不断地从此处流出去,灌溉滋养其他地方。刺激太溪穴,就是要 保证这种经水时刻充溢旺盛,没有断流的危险,时刻让肾脏气血充足,有丰富的能量去维系肾脏的正常功能活动。肾功能健康了,慢性肾病等难题自然就解决了。按 揉太溪的具体方法如下:揉左边太溪,就用右手的拇指,要力度适中,有酸胀感即可;相对地,揉右边 就需用左手。需要注意的是,此法需配合正常的药物治疗,切不可停药。
-------------------------------------------------------------------------------------------------------------------------------------------------------
09 太冲穴 ▲为治疗肝病的首选穴位
太冲穴是肝经原穴,又是足厥阴肝经的腧穴,有消肝理气、平肝泄热、舒肝养血、清利下焦的功用,主治肝病,同时还可用于治疗头痛、目赤、高血压、遗尿、月经 不调、下肢麻痹、脚肿、中风、呕吐、小儿惊风、中风等症。此穴位于足背侧,第1、2跖骨结合部的凹陷处,取穴时取正坐垂足或仰卧位。
●按揉太冲,清肝消气
“大动肝火”这个词语常被用来形容人的脾气大。脾气大、性格急躁,其实确与肝火旺盛有密切的关系。心中有郁结,人体内的气血就不通畅,形成内火,内火沿肝经排出体外,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发怒”。太冲是肝经原穴,刺激此穴有助于打通整条肝经的经脉,起 到理气消肝,增强体内血气供应,疏通郁结,平息内火的作用。火灭了,怒气自然也 就没了。具体方法如下,将大拇指或食指置于太冲穴上,并施力按揉,力度以有酸胀感为宜。
●刺激太冲,治疗急性肩周损伤
急性肩周损伤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功能障碍和明显疼痛,通过刺激太冲穴来治疗,效果显著。中医认为,肝主筋,太冲穴位于主治经筋疾病的足厥阴肝经上,又是腧 穴,可有效地通经活络,活血化淤,止痛。临床证实,当患上急性肩肘损伤症后,太冲穴有明显的压痛感,一边刺激该穴,一边让患者适度活动肩部关节,对此症有 立竿见影之效。
-------------------------------------------------------------------------------------------------------------------------------------------------------
10 神门穴 ▲为治“心”之要穴
神门穴,五行属土,为心经原穴,属手少阴心经,心经体内的气血由此处溢出交给心经体表。因此,本穴在中医断诊法中主要供观心气用。本穴有补心益气,安神降 火之功,主治失眠、心悸、癫痫、痛心、高血压、心绞痛、神经衰弱、无脉等症。位于人体手腕部,仰掌取穴于手腕关节手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按揉神门,保养心系统
神门是心经原穴,是心经的动力之源。经常按压神门,可调理心经,维持心脏正常运作,从而防止心慌、盗汗、健忘、咽痛等心系统疾病。自我保健时,可以用单手拇指去按揉另一只手的神门穴,力度适中,不可过大,有酸胀感即可。每日次数不限。
●掐按神门,轻松入眠
失眠起病的原因很多,内燥滋生、心火上扬,脾、胆受寒等都可引起失眠。刺激神门不仅可直接滋养心经,起到抑制心火的作用;还可使整条心经活 跃起来,疏通其他脏腑经脉,使血气在全身的运行不受阻滞,补足脾等其他脏腑的经气,对失眠有广泛的治疗作用。具体方法如下:失眠较轻的情况 下,以大拇指加适当力度按揉双手神门穴即可,每只手每次5~10次;失眠较重,则要采用掐按的手法,按压双手神门穴,以强刺激加强奇效,具体掐按方法:一 手拇指尖掐按对侧神门穴约1分钟,左右手交替进行,以局部有酸胀感为佳。
●刺激神门,治疗癫痫
中医认为,癫痫是因神耗太多,思虑过度,造成心脾虚弱,郁结于肝,痰浊不化,心窍被蒙蔽所致。神门是补心益气的关键穴位,刺激它可重开心窍,从而有益于治 疗癫痫。在刺激神门的同时, 配合取心俞穴,开窍效果更显著,再取肝俞穴和脾俞穴,更有利于行气化淤、补脾益血,使患者加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