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因天气开始变得干燥,很多人在手指靠近甲根的皮肤上开始出现皮肤裂开,形成翘起的三角形倒刺,如果刮到衣服或碰到这些刺儿会觉得疼痛,一歇下来看见它们总会不自觉想将它们拔掉,可要是真拔了,不仅疼,还常会弄得手指血迹斑斑,严重者还可能出现皮肤感染。
这些“倒刺”在医学上称为“逆剥”,是指从甲皱襞的近端或侧缘开裂而翘起的小块长三角形表皮,时有疼痛。长倒刺最主要的原因为皮肤干燥、出现裂隙及习惯性咬指甲引起。咬甲癖是很常见的一个原因,因此青少年更容易长倒刺,而成人也会长倒刺,更多的可能是与皮肤干燥有关。如果很久了仍不愈合,那就可能与缺乏维生素或微量元素导致的皮肤长期干燥有关。这种“倒刺”只是皮肤浅表层的损伤,本不足为患,但常有人拔撕倒刺,由于甲上皮的结构是向下和向后连接,企图撕下会造成倒刺的进一步撕裂,其结果是倒刺越撕越大,越撕越深,造成皮肤深层的进一步损伤,并引起出血及感染。指甲与周围皮肤才交接处的沟称为甲沟,倒刺一旦感染,很快会波及甲沟而引起甲沟炎,使局部红肿疼痛甚至化脓;如不及时治疗,可进一步发展为甲下脓肿和脓性指尖炎,前者要拔甲,后者要切开指尖引流排脓,才能得到治愈。可见小小倒刺,由于处理不当,会带来多大的痛苦。
因此,如果发现手指上有倒刺切不可撕扯,正确的做法是先用温水浸泡有倒刺的手约5分钟,等指甲周围的皮肤变得柔软后,再用指甲钳或小剪刀在倒刺的根部将其剪掉即可。因为干燥的倒刺在剪除时可能形成皮肤微小的撕裂,导致出现更多的倒刺。由于在剪除倒刺时有较少的机会会发生感染,因此在剪之前,指甲钳或小剪刀需先用酒精消毒,倒刺在剪掉前与剪掉后也需涂上碘酒。如果倒刺周围发红或出现了化脓,则很可能是出现了感染,最好到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