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22556-2008《豆芽生产卫生标准》起草人之一、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康玉凡曾举例说,中国农业大学课题组曾对6-苄基腺嘌呤和赤霉酸做过风险评估,研究结果显示,6-苄基腺嘌呤和赤霉酸在黄豆芽上按照低浓度施用2次,3天后其残留最高值分别为0.14mg/kg和0.18mg/kg;在绿豆芽上的残留试验最高值分别为0.13mg/kg和0.046mg/kg。“表明膳食摄入风险是很低的。”
吴月芳告诉记者,业内公认最严格的日本《肯定列表制度》针对包括豆芽的“其它蔬菜”制定标准,6-苄基腺嘌呤最大残留限量≤0.5mg/kg,赤霉素残留量≤0.2mg/kg。
事实上,根据《境外豁免农药名单》和《美国食品中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无论是赤霉酸还是6-苄基腺嘌呤,在大多数国家都属于“免订残留限量”。前者在欧盟、美国、新西兰等世界上食品最严标准的国家获得豁免,而后者被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或地区应用。
“赤霉酸广泛应用于提高麦芽发芽率上,而6-苄基腺嘌呤在许多蔬菜生产中都使用。”吴月芳说。
更重要的是,植物生长调节剂并不像人们想象中那样滥用。“过量地使用,会抑制植物生产,有可能变成除草剂,杀死植物。”中国科学院植保所一位要求不具名的该领域知名研究员告诉记者,用多了以后,豆芽会出现畸形,卖相差很多。
从经济效益考虑,植物生长调节剂被过量使用的可能性也不大。由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单位用量非常低,因此价位居高不下。
“过量使用的可能性不能说没有,但更多是误用、扩大范围使用造成,而非其它原因。”这位研究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