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先生吃了9颗荔枝,几乎没开口说话,静坐5分钟后,再测试,酒精含量也降到0mg/100ml。
实验结果显示,吃了荔枝,只要漱口,或等待几分钟,就不会有酒驾反应。
交警说法:酒驾拿荔枝当借口没门
根据法规,在车辆驾驶人员的血液中,酒精含量大于或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为酒驾;血液中酒精含量等于或大于80mg/100ml,为醉驾。
屏山中队何警官说,除了荔枝,还有一些食物和药品,吃后也可能被判“酒驾”,比如蛋黄派、醉蟹(螺、虾)、啤酒鸭、豆腐乳、酒酿圆子、酒心巧克力、藿香正气水,但这些食物、药品的酒精量比较少,只会停留在口腔中,而酒类酒精会到达血液。为此,市民遇到交警执法时,可说明情况,要求漱口或隔5-10分钟再测试。
此时,如果酒精浓度下降到20mg/100ml以下,则放行;如酒精浓度仍居高不下,司机对于呼吸检测有异议的,可通过血液检测进行认定。
如果司机喝了酒,谎称吃了这些药品、食物,多次检测仍居高不下,交警将带其到医院抽血,为此,驾驶员不可心存侥幸。
专家说法:荔枝高糖分易产生酒精
福州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汪少芸教授分析说,一方面,从树上摘下后,水果内细胞缺氧,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市民在食用时,口腔中的酶会对荔枝果肉进行分解,分解出无氧呼吸储存在细胞内的酒精。
另一方面,荔枝含有较高的糖分,唾液中很多酶会对荔枝的糖分进行发酵产生酒精,从而可能被测出“酒驾”或“醉驾”。
水果采摘后,堆放时间较长或是水果腐烂后自行发酵,也容易产生酒精。如荔枝存放一段时间,果皮开裂逐渐变质,会散发出酒精的气味。因此,吃一些储存不当的、含糖比较高的水果,比如苹果、香蕉、梨,也可能被“酒驾”。
那么,为何测得的酒精含量在短时间会迅速降低?她分析,人的胃里酸性较高,并且没有刺激酒精产生的酶,无法再进行发酵,为此,几分钟后,原本的酒精含量就消失了。每个人的体质不同,每颗荔枝的大小、采摘时间不同,也可能导致测出的酒精含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