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运动性呼吸困难(exertional dyspnea):
正常人在剧烈运动时也有呼吸困难感觉,停止运动后很快恢复。心脏病患者在常人不会发生呼吸困难的活动量时出现症状,而且恢复慢甚至于不恢复。
2、端坐呼吸(orthopnea):
患者表现不能平卧或不能长时间地平卧,斜靠位甚至于端坐,双下肢垂于床边。不能平卧的机制是①平卧时下肢和腹腔的血液失去地心引力作用,返回心脏增多,加重了心脏的工作负荷;②平卧时肺活量降低。正常人平卧位的肺活量有轻度降低(-5%), 病人因肺淤血等因素,肺活量下降更多(可达-25%)。
3、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paroxysmal nocturnal dyspnea):
又称为“心源性哮喘”,以区别于肺脏疾病引起的哮喘。发生机制除上述的两点外,入睡后呼吸中枢敏感性降低,肺脏淤血到一定程度造成明显的缺氧,使患者从睡梦中惊醒已感到呼吸极度困难。病人立即从卧位改变为坐位,甚至站立位,症状才能逐渐缓解。
4、急性肺水肿(acute pulmonary edema ):
是最严重的一类型呼吸困难,可以影响患者生命,需要急症急症处理。病人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明显的缺氧,不断咳粉红色泡沫样痰。
紫绀
1、中心型:
老人如何预防心血管疾病
指发生于心脏及肺脏器官水平的紫绀。动脉血因氧饱和不足或混有过多的未经氧合的血液。见于有右到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脏病,如法乐氏四联症、艾森曼格氏综合症等,及因肺动脉压升高致间隔缺损晚发右至左分流。肺脏病变致血液氧合障碍也是中心型紫绀的重要原因。 在重度心力衰竭时,肺脏淤血影响氧合产生中心型紫绀。
2、周边型紫绀:
见于周围血流速度过于缓慢,单位时间内组织摄取过多的血氧。周边型紫绀在活动时并无明显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