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振【重开琴行,梦想开到全国各地。】
回家,并不代表彭野的心伤痊愈。有时他会想,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老天要这样对自己,让自己一下子从天上摔到地上,跌倒谷底。
他每天都把自己封闭起来,就连自己最亲近的,都不愿意多说一句话。那种孤独、寂寞、颓废的心情,真是万念俱灰,简直糟透了,常人无法理解。这时,他想到了音乐,惟有音乐,能够深入内心。
他打开收音机,每天都听柴可夫斯基的名曲《悲怆》和《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每次听了这两首曲子,心灵仿佛被清洗了一遍,整个人就会变得轻松,快乐,仿佛一切悲伤和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
一段时间后,彭野心中的郁结慢慢被打开,他觉得自己还年轻,不能就这样倒下,要勇敢从失落中走出来,再创一番事业。
这期间,他向朋友借了500元去上海参加器乐展销会。在上海,他想到在展销会上应该有认识的朋友,就把剩下的钱全部给女儿买玩具,结果以前认识的朋友并没有借给他钱,没办法,他只能把不倒翁、洋娃娃等玩具全部摆在马路边卖掉。
这次打击,对他影响很大。2000年,他决定重开琴行,他向朋友借了2万块,1万用在转让和房租上,一万用来装修。等一切都准备妥当要开业了,才发现没钱买乐器,他只有把给女儿买的钢琴等搬到琴行,撑门面,勉强让琴行开业。
不过彼时,贵阳琴行业已经开始兴盛,生意已经不如以前般那么好做。现在,贵阳琴行甚至发展到上百家,生意更难做,但他还是咬牙坚持了下来。
尽管生意难做,但彭野从中看到商机。他说,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民族乐器比较多,常见的比如芦笙、唢呐、长号、木叶、皮鼓等,而且少数民族能歌善舞,已经形成良好的氛围,但目前还没有一家专门的琴行,来推广我们民族的乐器。“我想到北上广开民族乐器店,通过20多年积累的人脉,让大家更多了解贵州民族乐器。”
虽然风光不再,但彭野觉得自己还活着,没有被生活打倒。现在彭野新开的这间琴行,名字改成贵阳通利琴行,他希望这间琴行,有一天能像英国通利琴行一样,开到全国各地。
“就算没有这一天,我也是幸运的,因为经历这么大的打击,自己还活着。”彭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