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如果食物是天,那么零食就好比天上的星星。没有零食,天塌不下来,但生活一定会变得像白开水般寡淡乏味。正是因此,无论是在饥馑的60年代还是日益丰盈的70、80年代,都充斥着闪耀着人类智慧的各种零食。它们或者取材自然,或者精雕细琢,又或者充满了工业气息……每种零食都无一例外能够勾起一代人的童年回忆。
部分图片来自具有大无畏的献身精神的敖厂长
正是出于这份情感,在这里搜罗了各个年代的经典零食们,不求全,只求精,更求独特。这些零食们,有的已经找不到了,有的还焕发着勃勃生机。不过我可没有给它们打广告的意思呢。欢迎补充。
60后的零食记忆·零食是个稀罕物
60年代物资匮乏,大多数人还都在为温饱而奔忙,零食对他们来说,更大程度上是奢侈品,是辛苦劳作之余为数不多的甜头,是生活美好的希冀。因此,与后来者相比,60年代的零食虽在形象品质上相形见绌,却享受着最尊崇的待遇。
古巴糖
1960年11月17日,格瓦拉率领古巴经济代表团访问中国,为了“有力支援古巴的经济建设”,中国从那个时候开始进口古巴糖,从此古巴糖走进了亿万中国人的生活,与中国人的生活有了密切的联系。
其实“古巴糖”并不是什么特殊的糖类,就是糖从甘蔗中提取出后,经过粗加工而成的产品,俗称“红糖”。在计划经济物资匮乏的60年代,只有少部分糖会进一步精细加工成为白糖,而还有一部分就直接包装成块状硬糖,成为了当时小孩子们在苦涩生活之余为数不多的一抹甜味。但是,昔日的“古巴糖”并非今日的“红糖”,事实远没有那么美好……
至今,中国仍然在从古巴进口蔗糖,只是进口来的糖纷纷经过多样而精细的加工改头换面,“古巴糖”的称谓已经不复存在,而那滋味如同那个苦涩年代一样的糖块,也早已在时代的洪流中销声匿迹了。
果味饼干
在60年代,糖果和饼干算是孩子们对味蕾的为数不多的甜蜜刺激。毕竟,物以稀为贵嘛。
不同于现下各种口味、厚薄形态各异,甚至可以“边吃边玩”的饼干,60年代的饼干显得更加朴实而单一,一如那个年代的人们。然而,就是这些略显粗拙的饼干,在那个年代却受到了相当高的礼遇:不仅能够在年节中登堂入室,甚至其包装纸与包装盒也受到收藏者的青睐。再看看现在的饼干,不论是外表的华丽还是内在的美味都远胜于那个年代,却再也不能企及那样的地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