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脑动脉硬化性麻木特点
1、脑动脉硬化性麻木特点
如果老年人患有脑动脉硬化,一方面可减缓神经的传导速度,另一方面可使脑的局部供血、供氧减少和中枢功能障碍。尤其是感觉中枢部位的缺血缺氧功能障碍,可引起相应肢体部位的麻木。这种手足麻木往往有一侧性、阵发性特点,随着血管状态的改善,持续数小时或数日后其麻木症状可自然好转或消失。个别患者在一侧麻木时若伴有同侧肢体的软弱无力,需要及时住院治疗,以免发展成为肢体偏瘫。
2、脑动脉硬化发病原因
脑动脉粥样硬化主要侵犯管径500μm以上的脑部大、中动脉,东方人Willi’s环周围主要脑动脉病变严重,并与高血压密切相关。以往认为,小动脉主要承担和调节血管阻力,高血压主要引起小动脉硬化,近来发现正常时脑主要动脉占整个脑血管阻力20%~30%,慢性高血压时可达50%,长期高血压必然导致脑部主要动脉壁粥样硬化损害。
3、脑动脉硬化怎么辅助检查
眼底检查:可见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动脉变细,反光增强,呈银丝样血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和脂蛋白增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颅脑多普勒超声检查(英文简写TCD)可发现脑血管弹性减低,血流量减少。脑血流图检查亦可有类似发现脑CT:可看到多个小灶低密度区,脑室扩大、脑沟变宽、脑萎缩等。
脑动脉硬化如何预防
1、限制食物性胆固醇的摄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总胆固醇,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关键。虽然体内的胆固醇不全来自食物,但是限制胆固醇的摄入是降低高胆固醇血症所必需的。
食物中含胆固醇丰富的是鸡蛋黄、蟹黄和各种动物内脏,这些食物应尽量少吃。如一个蛋黄就含胆固醇约200~300mg,这就是每天胆固醇摄入的最高量。
2、限制脂肪的摄入:食用的脂肪包括动物脂肪和植物脂肪,前者主要含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升高胆固醇,应该严格限制,使其不超过每天总热量的7%。后者虽然是不饱和脂肪酸,但因其提供较高的热量,也应该适当限制,以每天不超过20~25g为宜。全部脂肪热量不超过摄入总热量的30%。
3、限制总热量的摄入:除了限制脂肪外,提供热量的碳水化合物也应适当限制,也就是每天的主食要有所控制,做到每餐食无求饱,而且多吃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而热量较低的粗粮(如全麦面粉等)、杂粮(如豆类杂面等)和新鲜绿叶蔬菜。
脑动脉硬化食疗方
1、黑木耳炒豆腐
原料:黑木耳10克,豆腐60克。
做法:常法炒熟即可。
2、菊参肉片
原料:新鲜菊花瓣50克,瘦猪肉300克,丹参10克,鸡汤(去油)200毫升,鸡蛋3只。
做法:将瘦猪肉去筋膜后切成薄片,菊花瓣用清水轻轻洗净,用凉水漂上,鸡蛋去黄留清。将肉片用蛋清、食盐、绍酒、味精、胡椒粉、淀粉调匀待用。丹参洗净后放入纱布袋扎口,和鸡汤一起放于锅中煮沸,再用文火煮10分钟,然后将药袋捞出,放盐、胡椒粉、湿淀粉、麻油,兑成浓汁待用。取炒锅置武火上烧热,放豆油少许,烧至5成热时,投入肉片、姜、葱煸炒,倒入鸡汁,翻炒几下,接着将菊花瓣入锅和匀即可。
3、三鲜酿豆腐
原料:豆腐500克,水发海参、冬笋各20克,虾仁100克,面粉、酱油各15克,麻油5克,花生油50克,鸡蛋1个,味精适量。
做法:将豆腐切成长方形块,用热油炸成金黄色后捞出,从上面片下一薄片做盖,将下面挖成糟状待用。海参、冬笋切成小丁,用开水焯一下入碗。虾仁洗净,加鸡蛋清、淀粉、精盐拌好,用温油滑透,将海参、冬笋、虾仁3丁放入碗中,加入精盐、味精、姜末、麻油拌匀,分别填入豆腐盒中。将鸡蛋黄掺入少许面粉,拌匀后抹在片下的豆腐片上,将豆腐盒盖封好,蒸约10分钟,滤出汤汁,淋上少许麻油,撒上香菜末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