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腹通谷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少阴肾经。腹通谷穴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 5寸。主治:腹痛,腹胀,呕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下面跟小编一起来看看腹通谷穴位位置图、按摩手法及作用。
腹通谷,经穴名。出《针灸甲乙经》。《针灸大全》名腹通谷。属足少阴肾经。冲脉、足少阴之会。在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另说在脐上4寸,旁开0.5寸(《针灸甲乙经》);脐上4寸,旁开1.5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布有第八肋间神经及腹壁上动、静脉分支。主治腹痛,腹胀,呕吐,消化不良等。直刺0.5-1寸。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0分钟。
【腹通谷穴名解】
别名:通骨穴。
穴义:肾经冲脉之气在此冷降后漏落腹内。
1、腹通谷。腹,指本穴位于腹部。通,通道、通孔也。谷,两山间的凹陷处也。该穴名意指肾经冲脉气血在此散热冷降为经水后注入地之地部。本穴物质为阴都穴传来的水湿之气,至本穴后散热冷降而成为地部经水,经水由本穴的地部孔隙注入地之地部,故名。
2、通骨穴。通,通孔、通道也。骨,肾主之水也。通骨名意指肾经冲脉之气在此冷降为经水后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回流肾脏的水液聚集之地。理同腹通谷名解。
3、冲脉足少阴之会。本穴物质既有肾经气血又有冲脉气血,故为冲脉足少阴之会。
【腹通谷穴功能特性】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气态物冷降的地部水液。
运行规律:由本穴的地之表部注入体内。
功能作用:清降浊气,健脾除湿。
治法:寒则通之或点刺出血或先泻后补或灸之,热则补之或水针。
附注:冲脉、足少阴会穴。腹通谷穴 冲脉足少阴之会。
【腹通谷穴位的位置】
腹通谷穴属于足少阴肾经穴位图,腹通谷穴位于人体的上腹部,当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旁开0.5寸。
【按摩腹通谷穴位的作用】
缓解治疗心痛、心悸、腹胀腹痛、呕吐、消化不良等
【按摩腹通谷穴的功效】
清降浊气、健脾除湿
【腹通谷穴位配伍】
1、腹通谷穴配申脉穴、照海穴缓解治疗癫痫、惊悸;
2、腹通谷穴配上脘穴、足三里穴缓解治疗纳呆;
3、腹通谷穴配内关穴、中脘穴缓解治疗胃气逆。
【针刺腹通谷穴的方法】
腹通谷穴直刺或斜刺0.5-0.8寸。
【艾灸腹通谷穴的方法】
腹通谷穴艾条灸5-10分钟,腹通谷穴艾炷灸3-7壮。
【腹通谷穴解剖】
在腹直肌内缘,有腹壁上动、静脉分支;布有第八肋间神经。
【腹通谷穴的主治疾病】
腹痛,腹胀,呕吐,心痛,心悸,胸痛,暴喑。
温馨提示:以上【穴位养生】的小编为您详细介绍了腹通谷穴,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谢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