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为什么会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经过研究发现,与常人相比,人们倾向于过高估计自己完成简单任务时的能力和经历一些常见事件的可能性,过低估计自己完成复杂任务时的能力和经历一些罕见事件的可能性。
“优于常人”效应和“差于常人”效应是社会比较中的两个认知偏差效应。前者是指社会比较中大多数人认为自身的能力、成就等高于一般人的现象;后者是指社会比较中大多数人认为自身的能力、成就等差于一般人的现象。
为什么会出现自我认知偏差?
当人们与一个模糊的群体进行比较,更容易产生认知偏差效应;而当人们与具体的、熟悉的个体进行比较时,则更容易作出合理而又准确的自我评价,具有乐观排位倾向的个体更容易产生“优于常人”效应。
自我提升理论从比较动机的角度对“优于常人”效应进行了解释,认为人们更愿意用积极的眼光和从乐观的角度来看待自己。Wood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个体的自尊受到威胁时,他们会产生自我提升的动机,进而报告自己优于常人。Taylor和Brown指出,人们知觉自己的积极品质好于同伴,使得人们能更好地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挫折,并有效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然而,这一理论却无法解释“差于常人”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