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春季健脾祛湿汤谱
1、春季健脾祛湿汤谱:鲜紫苏叶滚黄骨鱼汤
材料:鲜紫苏叶80克、黄骨鱼400克、生姜3片。
做法:把紫苏叶洗净;黄骨鱼宰洗净,煎至微黄,溅入少许热水,再加入姜和清水1250毫升(约5碗量),武火滚沸后改文火滚约10分钟中,撒入紫苏叶,片刻下盐便可。
功效:紫苏有散寒行气、和胃解表之功,湿重的南方常常用它行气祛湿、祛腻滞和解鱼虾之毒用。而黄骨鱼是无鳞的河鱼,中医和民间都认为无鳞的鱼能养阳滋补。鲜紫苏叶滚黄骨鱼,鲜香美味,有养阳健脾、祛湿醒胃之功,为春日家庭的靓汤。
2、春季健脾祛湿汤谱:荷叶薏米煲瘦肉汤
材料:莲子、薏米、扁豆、干淮山、瘦肉、荷叶。
做法:将莲子、薏米、扁豆和干淮山洗净,薏米、扁豆和淮山浸泡一个小时;瘦肉洗净,切块,汆水捞起;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所有材料,武火煮沸,转中小火煲一个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饮用。
功效:荷叶有升发阳气之效,加上健脾祛湿的薏米、扁豆,能改善因天气潮湿而令人感到疲倦乏力与不爽的感觉。
3、春季健脾祛湿汤谱:土茯苓煲猪骨汤
材料:土茯苓50克、猪脊骨500克、薏米15克、赤小豆15克、蜜枣3粒,陈皮、姜、盐、料酒各适量。
做法:猪骨去血水后,锅里烧水,将猪骨放入烧开的水中去沫,然后捞起猪骨用清水冲洗一下。薏米、赤小豆、陈皮、土茯苓、蜜枣洗净泡水待用。将洗净的材料放入汤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先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煲2小时左右即可。
功效:土茯苓是一种中药,除湿,解毒,清热,利关节。蜜枣有养脾、平胃气、润心肺、止咳嗽、补五脏之功效。赤小豆也可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猪脊骨是补肾佳品,脊骨中含有大量骨髓,烹煮时柔软多脂的骨髓就会释出,具有健脾利湿的作用。
4、春季健脾祛湿汤谱:赤小豆粉葛鲮鱼汤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陈皮1/4个、鲮鱼40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陈皮分别洗净,陈皮去瓤;粉葛削皮洗净,切块;鲮鱼宰洗净,去脏杂,慢火煎至微黄。然后与生姜一起放进瓦煲内,加入清水2500毫升(约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为文火煲2小时,调入适量食盐便可。
功效:清热下火、祛湿润燥。
5、春季健脾祛湿汤谱:薏苡仁冬瓜猪肉汤
材料:薏苡仁10克,扁豆10克,陈皮5克,冬瓜(连皮)500克,猪肉400克,生姜适量。
做法:猪肉洗净切块、焯去血水备用。薏苡仁、扁豆、陈皮洗净,冬瓜(连皮)洗净切块,生姜切片。上述用料一同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1.5小时,调入精盐即成。
功效:具有健脾祛湿的功效。
春季为什么要健脾祛湿
在岭南地区,春季的气候特点是偏于湿。一方面是内湿,而另一方面则是外湿。内湿多因饮食不节制,或在冬季时吃多了肥甘厚腻的食物,让体内湿气内侵脾阳以至失运。而外湿是由于春季雨水较多和回南天等外界的湿气过多,容易让湿邪入侵。内外因相互影响,容易引发疾病。
中医认为,“湿邪”是“六淫”之一。当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湿气就容易入侵而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在初春既要做好保暖,防止外界阴冷的刺激和寒气的入侵。也要注重祛湿健脾,将身体里面的湿邪驱走,让脾胃顺利运转起来。专家建议,春天的饮食中可以加入茯苓、淮山、薏米等食材,有健脾养胃的功效。还可以将切成薄片的党参用开水浸泡代茶饮,有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和胃健脾的功效。
春季健脾祛湿中医疗法
拔罐疗法祛湿
拔罐疗法对祛湿有一定效果。拔罐疗法是传统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疾病的方法,它可以逐寒祛湿、疏通经络、祛除瘀滞、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拔毒泻热,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解除疲劳,增强体质。
艾灸除湿
艾叶味苦性辛温,具有温经止血、祛寒止痛的作用,“以之炙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灸能够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散寒除湿及养生保健,对春季除湿邪很有疗效。
使用葱、姜、蒜去湿气
葱、姜、蒜是三种常见的调味品,但具有非常有效的药用价值。葱、姜、蒜的使用方法有很多,老姜熬水就是常见的用法。这样的姜汤对排出体内的湿气有帮助,还可以令我们的身体快速发汗,缓解体内湿气过重的情况。其他的调味品也是可以使用这些方法的,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