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质,在现代心理学中为人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个体心理特征的总称,主要表现为情绪体验的快慢、强弱,外在表现的隐显和动作的灵敏迟钝等方面的心理特征,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方面典型的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是心理活动的稳定的动力特征。所谓心理活动的动力是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如知觉的快慢、思维的灵活程度)、强度(如情绪体验的强弱、意志努力的程度)、稳定性(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的长短)、指向性(如内倾、外倾)等。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遗传有关,是在人的生理素质基础上,通过生活实践,在后天影响下所形成的。气质只能使人的个性具有一定的个性企图,而不能决定其个性特征的内容。中医学中的“气质”,源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气一元论。“人由气生,形以气充”,“人生气禀不齐”,所以人的品行、道德也各不相同。气质,又称为气禀、气性、禀性等。气与心、性相关。所以,中医学所说的气质,是指个体出生后,随着身体的发育、生理的成熟发展起来的人格心理特征,包括性格、态度、智慧等,其含义比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广而且深。现代心理学中的“气质”,实际上相当于我们通常所说的“脾气”、“秉性”。
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等。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中习惯化了的稳定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如骄傲、谦虚、勤劳、懒惰、勇敢、怯懦等,是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气质和性格都具有其相应的生理学基础。体质与气质、性格分别是生理与心理两方面不同的概念;如同物质与运动、物质与精神的关系一样,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医学总是从体质与气质的关系中,去探讨体质或气质问题,将体质与气质一并讨论。因此,中医体质学所说的体质和气质,与西方体质学和心理学所说的体质和气质,其含义不尽相同,这也正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反映。
(三)体质与形态、体格、体型
人体形态是人体在一定条件下的表现形式。在体质研究中,人体形态主要是指涉及人体测量和观察的内容,包括人体各部大小、人体重量、性征、骨骼、体形及体姿等。人体形态与人体的体质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人体的形态结构是人体心理、生理功能及一切行为的基础。换句话说,人体的形态结构是体质的基础。体格是指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营养状况和锻炼程度的状态。一般通过观察和测量身体各部分的大小、形状匀称程度以及身长、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度、皮肤和皮下软组织等情况来判断,为反映体质的标志之一。体型是指身体各部位大小比例的形态特征,又称身体类型,为衡量人的体格和身体大小的重要指标。体型与人的心理因素和健康状况等有一定的联系。体姿,又名体态,是指人体各部在空间的位置,它反映身体各部组织器官的隶属关系,也是衡量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