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11月,北方已是秋意阑珊,而南方的广州仍“乍凉还热”,虽没太多的寒意,但早晚的气温也已明显下降。近来,各大医院感冒、拉肚子的病人有所增加,旧病复发的也不在少数。对此,专家指出,不少人就是因未随气温变化适时添衣盖被所致。他认为,虽然民间有“春捂秋冻”可健身之说,但这一养生理论并非人人适合,特别是慢性病患者,稍不注意就会“冻”发旧病或加重病症。
养生贴士盲目“秋冻”易“中招”
“春捂秋冻”不宜过了头三大关键部位要防冻
最近,不少医院里感冒腹泻的病人明显增多,而胃溃疡、老慢支、关节炎等老病号也开始频频回访医院,其中有不少人就是因早晚不注意保暖引起的。有“中了招”的感冒患者一到医院就找医生理论,说自古‘春捂秋冻’不都是养生的经验之谈嘛?难道老祖宗的话不可信?
对此,专家解释说,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因为秋天气候热凉相兼,时而有夏天的热感,时而有冬天的寒意,对于正常的健康人群,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既能避免陡然添衣增被太多而频繁出汗,致阴津伤耗、阳气外泄,又顺应了秋天阴精内蓄、阳气内收的养生需要。但这种养生的理论也不能生硬地套用在每个人身上。
“中医讲究个体差异,比如体弱的老人和身量不足的小孩,由于自身的调节能力差,遇冷抵抗力易下降,这时就不能一味地强调‘秋冻’的好处,而更应注意随气温变化适时添衣加被,以免着凉生病。”专家提醒说,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过去少见的“暖冬”如今频频造访,忽冷忽热的极端气候越来越常见。现在正处在季节交替之际,建议有慢性疾病史的患者对反复无常的天气更应多一层“戒备心”,紧跟凉热的变化适时调整好作息、衣着和饮食,提高身体对气候变化的耐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