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局部发热(燥),或者局部出汗,以及手摸局部发烫(高于正常体温)。这种情况,说明其它经络有瘀堵,特别是相关联的经络,比方表里关系的、子母关系的。体内温度升高时为了向外散热,就会出汗排热降温,其它经络不通,身体自己会寻找突破口。
3、疼和痛是两个不“通”的概念:疼,急(一般是一次性的),呈现点状或散点状。疼字是病首下面一个“冬”字,意思是多由“寒、冷”侵袭经络所致,是初病,这时候经络只是受到干扰,“不通畅”的局面还没形成。身体为了自愈,发出“疼”的信号报警,提醒我们采取保护措施。这种情况,我们防护得当,比方加衣保暖、不吃(喝)寒凉食物、不开空调等,一般能够自愈。痛,一般是按压、触摸才会感到,阵发性、反复性或规律性发作,呈现局部(面状)区域,说明在“经的某一段”或者“络的某一片”形成不通畅。痛字是病首下面一个甬字,古代甬字有“通道”的含义,“痛者不通,通者不痛”,就是这个意思。可以理解为,疼是疾病的初期,痛是疾病的演变(恶化或者叫加重)。“初病在经,久病在络。”,也说明这一点。初病只是“经”有问题,再发展“经和络”都有问题了。那么,“痛阶段”的解决办法就是以按摩“通络”为重点了。络的不通叫“瘀”,就是垃圾把小循环中某一局部瘀住了。
4、麻(木),就是疼痛的进一步加重(或叫恶化)。在疼和痛期间,说明还没有彻底堵死。到了麻(木)时期,就是彻底堵死了,比方我们(盘腿)坐久了,整个腿就会麻木,不能动,等血脉通了神经活了才能从新活动。“麻在经,木在络”,就是说经(主线)堵死了,知觉是麻;而络(分网)瘀死了,知觉是木。经是堵,络是瘀,概念要分清楚。一般是先瘀后堵,先络后经,所以疏通的时候,也是先活络后通经,络不活经是不会通的。
5、酸—说明营养供应减慢,经络不通,补充不及时。我们剧烈活动(急跑步)以后,局部(肌肉)发酸或者全身酸软无力,这是因为肌肉组织储存的能量消耗过快,而血脉补充不及时。正常状态下,消耗和补充是一个平衡,如果感觉发酸,说明经络不畅通,补充减慢了。那么,查找所在的经络,就会发现痛、肿、胀等不通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