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脑中风、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现代社会高发疾病,都和血瘀有关。有了血瘀,很多人都会考虑吃一些活血药来改善血瘀循环。但是大家在吃活血药的同时,往往忽视一个因素,可能会让血瘀越来越严重。活血化瘀,为什么血瘀反而更严重呢?
血瘀征象一:色斑、皮肤干燥、脱屑 到了一定的年纪出现色斑,说明本身有血液瘀滞的情况,如果斑越多,血液循环障碍的程度越重。 血瘀征象二:舌下静脉曲张变粗、嘴唇青紫 有的舌头上出现青紫斑块,有的舌下静脉曲张变粗。 血瘀征象三:心脏不适症状 心脏的血管瘀堵,被称为冠心病,冠心病导致的心肌供血不足,出现最常见的症状就是胸闷憋气,再严重就会胸痛、背部疼,还可能放射到别的地方,比如肩膀、牙齿等。 血瘀征象四:情绪的改变 精神方面的症状很容易被忽视,从失眠到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其实都和脑血液循环不好、脑神经失养有关。
专家告诉我们,血瘀不是凭空出现的,一定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因素导致了血液循环障碍,血液循环障碍再引发各种疾病。如果只是针对血瘀进行调理,没有顾及原始因素,这样可能会造成不仅瘀血没有调理好,还会引发其他问题。
痰湿、阳虚、气郁、气虚是导致血瘀的四种最常见因素,这其中又以气虚为核心病因。气虚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状态,痰湿血瘀、阳虚血瘀、气郁血瘀的背后,其实都有气虚的踪影。
到了一定的年龄,人的肾气或者说人体根本之气开始减弱,出现气虚。气虚了,代谢产物的能力变弱了,所以容易出现血糖高、血脂高、尿酸高,所以痰湿的根本原因在于气虚。
我们在使用某些活血方法的时候,如果用法不当,会在活血的同时,带来气虚的问题,气虚又会反过来加重血瘀。所以才会出现用了活血的方法,血瘀反而加重的情况。
很多人跑步、爬山等运动之后会出现“喘”、“出汗”的现象,按照《黄帝内经》的说法,叫做“劳”,在喘的时候其实是导致肺气在往外发散,在出汗的时候,其实是导致胃气在往上发散,长此以往的过度运动,人体的气就会消耗。
所以有些情况下,运动让人的气越来越虚。专家建议:走路有益健康,但是要量力而行,一万步以内,微微汗出是合适的,中老年人运动千万不能过度。
古籍记载酒有行气活血的功效,但有些人喝完酒不但没有改善血液循环,反而加重了血瘀。这是为什么呢?
专家告诉我们,元代以前的酒都属于低度酒,这种酒确实有活血行气的功效。但元代以后出现了高度酒,高度酒是一种辛烈耗散之品,长期喝反而会加重血瘀,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病风险。
提示:低度酒行气活血,高度酒辛烈耗散,饮酒要适度。
很多人为了改善血液循环,都会考虑吃一些活血药。但并不是所有的活血药都可以直接用。有的可以用,有的不能随便用。如果用药不当,反而会适得其反。比如川芎这味药,力量峻猛,辛散之性极强。单服、久服,容易耗散人体真气,反而会加重血瘀的程度。所以川芎要配伍使用,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专家告诉我们,医圣张仲景治疗胸痹证(冠心病)的九个方子中几乎没有用到一味活血化瘀的药,而是从根源上解决痰湿、阳虚、气虚、气郁等问题来治疗胸痹证,他用人参汤补气,薏仁附子散温阳,瓜蒌薤白半夏汤泄浊。
这是因为长久服用活血化瘀的药容易气虚,而活血化瘀会扩张血管,血液循环增加后,增加心脏负担,反而核心部位供血不足。所以活血化瘀的药方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谨遵医嘱。
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活血药调理身体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能伤气,要注意温和,同时还要有补气的作用。
专家推荐给大家具有补益作用的活血药:三七,三七属于五加科植物,具有一定的补气作用,所以在吃三七的时候不会觉得虚;丹参也具有补气的作用;全蝎、地龙、水蛭等动物药在活血化瘀的同时,耗散也不强,它们都是“血肉有情之品”
专家提醒,使用活血药要注意:
①活血化瘀的药要间歇服用;
②在重要的时间服用,比如晚上,晚上是血栓容易形成的时候,活血药尽可能选择晚上睡觉前吃,有利于血液循环,避免心梗、脑梗的发生;
③注意配合着适合的补气药服用。参类的、黄芪都是补气药。
专家为大家带来了一个有补气活血功效的方子。
【补气活血方】 党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丹参30克。共同煎煮15分钟,饮用。
党参补气和缓;麦冬养气阴、润肺;五味子敛气;丹参补气活血,这些药材配伍使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有很好的作用。注意,高血压患者不用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