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小孩多久会走路
1、小孩多久会走路
正常情况下,6个月的孩子,可以自行翻身,自已能稍坐一会儿,大人扶着腋下有迈步的动作;到7个月时,小儿开始会爬行;8个月时小儿爬行已较灵活;9——10个月的小儿逐步会站立,扶着东西可蹒跚地走步;到1岁时可以独立走步。有的小儿运动功能的发育可能比以上规律稍早些或稍晚些。
为了婴儿的健康成长,不要过早地学走路。婴儿时期的生理特点,骨骼中的胶质多,钙质少,骨骼柔软,容易变形,尤其是下肢肌肉和保持足弓的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整。
父母一定要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发育情况,适当掌握婴儿的走路时间,切不要操之过急。
2、1周岁前宝宝不宜学走路
值得注意的是,专家表明婴儿在1周岁前是不宜学走路的,应该让他爬。因为宝宝身躯各个部分的骨骼都处于快速生长阶段。而且婴儿过早学走路还容易近视,原因是过早地学走路,小孩因看不清眼前较远的景物,便会努力调整眼睛的屈光度和焦距来注视景物,这样会对小儿的眼睛产生一种疲劳损害,反复则会损伤视力。
3、宝宝在应该走路时不能独自行走怎么办
若是宝宝18个月大还不能独立行走,家长们就有必要和专家医生咨询,是否患病有疾。只要没有不当的外因阻碍宝宝独自行走,便不必过份担心。
小孩走路早好还是晚好呢
由于婴儿发育刚刚开始,身体各组织十分薄弱,骨骼绝大部分由软骨构成,根本谈不上坚固。其骨骼特点是有机物多,含钙盐和基穹卤类少,骨质柔软,所以,过早负重,对发育非常不利。
如果过早学坐,脊柱过早负重,由于脊椎骨缺钙柔软,背部肌肉不发达而松驰,自然会出现脊柱侧弯畸形或驼背,并随年龄增长逐渐加重,可造成永久性体态异常,既不美观又有碍健康,酿成终身痛苦与遗憾。
倘若学走路过早,因下肢骨柔软脆弱,经受不住上身的重量,容易疲劳,下肢的血液供应也因此受到影响,故而容易导致下肢出现佝偻病似的“X”型腿或“O”型腿,甚至发生疲劳性骨折。
其实对于很多家长纠结的小孩走路早好还是晚好不要去过度的纠结这样一个问题,很多的孩子早早地就学会了走路,那么有的孩子一两岁才会走路,只要孩子的身体健康就没有关系。
如何让宝宝学走路
1、巧用家具
独立站立是宝宝学会走路的前提,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妈妈可以多创造机会给宝宝锻炼站立。教导宝宝用双手抓住和自己差不多高矮的东西,如茶几、床沿或者大人的腿,来帮他保持平衡,然后站立起来。
2、利用玩具
利用宝宝喜欢的玩具来引诱宝宝勇敢的踏出第一步。妈妈们可以这样循序渐进的来进行:首先将宝宝喜欢的玩具放在宝宝一个手距离的地方,宝宝只要向前走一步就能触及,然后慢慢的拉远到2个手的距离,宝宝需要向前走2步才能触及。继而不断的拉长距离,鼓励宝宝向前走更多步。
3、做做仰卧起坐
要练习宝宝的肌力,还可以与宝宝做仰卧起坐运动。宝宝仰卧,妈妈拉着他的双手做以下动作;坐起--站立--坐下--躺下,如此反复几次。注意、拉宝宝的双手不能太用力,以防用力不当造成宝宝脱臼。
4、蹬蹬腿脚
双手托住宝宝的腋下,托起宝宝,让他做蹬腿弹跳动作,练习宝宝腿部的伸展能力。